原標題:逛陶瓷、聽陶瓷、玩陶瓷 重慶創意公園陶瓷大集“引爆”西部文創新高地
25日上午,“重慶創”意集市在重慶創意公園拉開序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5日19時訊(記者 姜念月)25日上午,作為“重慶創”2019重慶創意公園文旅産業系列周的組成部分,“重慶創·意集市”在重慶創意公園拉開序幕。150名來自景德鎮的創意攤主帶來了10000多件陶瓷作品與市民見面。
據了解,“重慶創”2019重慶創意公園文旅産業系列周是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江西省景德鎮市陶文旅集團承辦。而本次“重慶創·意集市”,幾乎是把景德鎮的名片——“陶溪川”陶瓷集市整個搬到了重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種具有觀賞和使用價值的陶瓷作品外,現場的制陶體驗項目也頗受歡迎,成為當天該集市的“爆款”。據主辦方的統計,今日活動人流量近萬人。
逛陶瓷:創新中國四大名瓷之一 “玲瓏瓷” 被故宮收藏
內蒙古女孩賈珊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在“重慶創·意集市”的現場,賈珊珊帶來中國四大名瓷之一的“玲瓏瓷”,但她把傳統中白色的“玲瓏瓷”創新變為了青色。賈珊珊説,通過7個月的嘗試,她研發出這種擁有玉的質地、顏色和手感的青釉玲瓏瓷,再加上鏤空的創意,頗受年輕人歡迎。
賈珊珊帶來的瓷器呈淺綠色。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玲瓏瓷的柸體很脆,新手把握鏤空工藝需要2年時間。”故此,賈珊珊每個作品都親自過手。2017年,作為青釉玲瓏瓷的開創者,她的一套茶具被故宮博物館收藏,為中國近代陶瓷藝術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少市民在劉燦燦(右一)的攤位上駐足。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劉燦燦攤位上的每個瓷器,都有著不同的國畫圖案。這些都是他自己親自設計和畫的,所以可以説,每一個器皿都是獨一無二的。劉燦燦拿起一個水盂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這是砸了數千個柸才調製出來的宋代復古色彩。
劉燦燦攤位上的每個瓷器,都有著不同的國畫圖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聽陶瓷:遊客一句話他用三年改良樂器
在集市現場遠遠就能聽見優美的笛聲。這是朱江的陶笛,出生在音樂世家的他卻愛上了陶瓷。
不同於常見的塤,他在塤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哨口,又用陶瓷燒制這種樂器,還原成了中國古代樂器中的陶笛。
朱江(右)向顧客介紹陶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在朱江的指導下,毫無樂器基礎的記者5分鐘就學會了陶笛的演奏方式。“從前我賣的是塤,但樂器零基礎的客人都不能吹響它,所以我就創新加了個哨口,讓所有人都能分享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朱江説,完成這個創新他用了三年時間。
玩陶瓷:研發迷你微陶拉柸機 打造陶瓷研學項目
創意攤主王文化帶來的是迷你微陶拉柸機。在這個只有巴掌大小的陶瓷拉柸機上,可以體驗從塑柸、燒制到上色等燒制陶瓷的所有基礎成序,最終呈現出一個巴掌大小的陶瓷作品。
小朋友和家長們將王文化的攤位擠得“水泄不通”。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王文化説:“有一天,我聽客人説,制陶再好玩也很難在家玩,所以我才想到了這個項目。”讓王文化沒想到的是,當他的迷你微陶拉柸機首次出現在攤位上後,就吸引了無數小朋友與家長的目光,漸漸的被學校關注。現在,他已經積累了3000位客戶,已然成為景德鎮陶瓷研學項目之一。
重慶創意公園將創建國家級4A景區 打造研學觀光休閒業態
據了解,本次“重慶創·意集市”活動現場,展示了80組景德鎮原滋原味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 同時,也展示了以四川美術學院手工藝術系在內的一些重慶本土青年學生和青年藝術家的作品,為廣大市民和重慶的青年藝術愛好者獻上了一場關於陶瓷的饕餮盛宴。
王文化現場教小朋友使用迷你微陶拉柸機。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重慶廣告産業園管理運營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陳小希表示,這次的“重慶創”2019重慶創意公園文旅産業系列周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重慶創意公園將持續打造以文旅産業為核心的産業鏈,做好運營與孵化,創建以文旅為展現特色的國家級4A景區。此外,還將打造具有重慶文旅特色的研學觀光休閒業態和類似“重慶創”的文旅品牌,孵化重慶本土的創意品牌,促進重慶本土文旅産業的繁榮和發展。
該負責人説:“目前,我們正在努力把重慶創意公園打造成西部的文旅産業高地,為重慶文旅産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