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白鶴梁:中國技術為世界最古老水文站“延年益壽”
新華網  2019-06-13 09:41:3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6-13-010-234333-1

遊客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的水下參觀廊道內通過觀景窗欣賞白鶴樑上的題刻(五月三十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新華社重慶電(記者 李勇 張桂林 陶冶)過去10年間,超過150萬遊客不用潛水,即可參觀遊覽長江40米深處的重慶涪陵白鶴梁題刻。中國對三峽地區這一重要水下文物進行保護和利用的新模式,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讚許。

  今年5月,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開館10週年之際,2019白鶴梁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市涪陵區召開。來自全球近百位水利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白鶴梁為樣本,研討人類與水和諧共生的智慧、經驗與教訓。

  白鶴梁題刻,原本是矗立在長江上游重慶涪陵段江心中一塊長約1.6公里、平均寬度15米的天然石梁。樑上刻有自西元763年至1963年間的165段題刻,記錄了長江涪陵段1200餘年間的枯水水文,被譽為“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1988年,白鶴梁題刻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隨著三峽工程的修建,長江三峽庫區段水位大幅提升,為避免白鶴梁題刻被淹沒于江底,中國文物保護工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和探索。

  “為給後人留下一筆珍貴的活遺産,白鶴梁堅持原址原貌保護。為實現這一目標,僅制訂保護方案就耗時9年。”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副館長楊邦德説,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最大的難點在於解決水底壓力帶來的技術問題。

  最終,中國文物保護部門採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提出的“無壓容器”原理,經過十年論證,七年建設,于2009年在原址建成了“世界首座非潛水可達的水下遺址博物館”,成功實現了水下文物原址科學保護。

  “無壓容器”原址水下保護工程方案,即在白鶴梁外修建一個鋼筋混凝土“罩體”,與長江水隔離。“罩體”內充滿過濾後的長江水。這樣,“罩體”基本處於水壓平衡的狀態,同時又能防止江水對白鶴梁體的長期沖刷損壞。“罩體”內沿白鶴梁體建一條參觀廊道,由耐壓金屬和23個玻璃觀察窗構成,遊客可沿著參觀廊道近距離觀看白鶴樑上的題刻。

  如今,人們可以乘坐90米長的自動扶梯下行來到這個長68米、外徑約3.8米的參觀廊道裏,通過23個觀景窗可以清晰地看到保護罩內靜臥水中的白鶴梁。

  不過,在2009年落成開館後,人們發現,罩體內的水下題刻看得並不太清楚。為此,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聯合有關單位進行科研攻關,對問題一一攻破。

  白鶴梁題刻保護體內裝備了國內文博界唯一深水照明系統,通過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既提升了題刻展示效果,又達到了能耗下降、溫升減小、光照強度減弱的效果,從而更好地阻滯藻類生長,有利於保持石質題刻狀態穩定和改善保護體內水質。

  楊邦德説,現在博物館經過近10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經建立起一整套長江水位、流量、流速與補水量的動態平衡數據庫,消除了最高水位40米的強壓和32米落差對保護體結構及文物本體安全的威脅,用科技手段保障了文物安全。

  出席此次研討會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執行董事埃裏貝托·尤利西斯認為,白鶴梁題刻水下博物館是國際社會研究水文化保護的樣本。

  中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表示,白鶴梁在世界水文化遺産領域具有獨特性,它記錄的水文資料具有現實意義,至今仍可對氣候變化、水環境問題等提供參照。

  經過十余載的科技保護探索,國內外專家均給予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高度讚譽,認為其是世界大河文明傳承保護的經典案例,不但讓同類文化遺産的保護成為可能,更為同類文化遺産的保護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技術和中國經驗。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