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續寫天書曲譜 傳承小河鑼鼓
重慶晚報  2019-07-05 11:24:12

  原標題:續寫天書曲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62296555(1)

▲非遺傳承人教小學生學習小河鑼鼓(資料圖片)

【社會民生】續寫天書曲譜 傳承小河鑼鼓

▲小河鑼鼓自古以來都用特殊的符號記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62296574(1)

【社會民生】續寫天書曲譜 傳承小河鑼鼓

▲市級非遺傳承人羅范平講述他從小學習小河鑼鼓的經歷

  7月2日,重慶渝北區大灣鎮。

  羅范平拎起大鑼準備開敲。大鑼其實不算大,跟餐桌上常見的湯盆差不多,青銅鑄就。鑼心因長年敲擊,跟四週的青輝色界線分明。當渾厚悅耳的聲響從鑼心傳出,鮮有人知道,大鑼的曲牌,來自400多年前的天書曲譜。

  之所以稱為天書曲譜,是因為這個曲譜由O、●、◎、X、◎、⊙等象形符號譜成,即使音樂人看了也説不出個所以然。

  羅范平今年79歲,當地村民,有據可考的小河鑼鼓第七代傳人。小河鑼鼓來頭不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天書曲譜就是它的魂。

  然而,20多年前,天書曲譜在羅范平眼前失蹤,留下無盡遺憾。現在,他正和一群有心人努力減小這種遺憾,讓傳承少些障礙。

  老祖宗的謀生手藝

  躋身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填補了渝北區國家級非遺的空白

  當天上午,大灣鎮文化服務中心。羅范平口述小河鑼鼓曲牌《一四七》,村民羅孝群替他整理。作為小河鑼鼓團隊成員之一,羅孝群把每個符號都畫得力透紙背。

  從踏進服務中心那一刻起,羅范平的手就不自覺地抖動。他站在桌邊,看著一個接一個的象形符號在紙上排隊降生,手抖動的頻率更甚。不知情的人會以為,他是跟著曲牌不自覺地做敲鑼的動作;熟悉的人則知道,手抖是他去年患腦梗塞後落下的後遺症。

  “也許有一天手不抖了,我希望那天到來前,失蹤的天書曲譜已經都整理出來了。”羅范平説這話時,手恰巧放在桌面上,抖動帶來輕輕敲擊,似在為他的想法叫好。

  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劉洪説,早在2007年,小河鑼鼓就被評為市級非物質遺産項目,2011年,又躋身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填補了渝北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空白。她還説,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調查顯示,小河鑼鼓始於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在羅范平屬於有據可考的第7代傳人之前,具體傳承人等信息仍在進一步深挖中。按羅范平回憶整理出來的部分天書曲譜,經專家多方考證,其原貌特徵古風猶存。

  羅范平也從來沒想到過,老祖宗謀生的手藝傳到他這代人,會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記了100多文曲牌,每個符號都是老祖宗的心血呀!它記錄的每個符號代表啥?只有我們傳人才曉得。可惜喲,20多年前那次滑坡,把我家房子衝垮了,那本曲譜再也沒找到。我……我……我當時要是在房子搖的時候衝進去找,它也許能保住。”羅范平哽咽地自責著,牙齒不住抖動,眼睛變得濕潤起來,手不自律地抖得更厲害。

  “莫激動,你看我這個符號畫得正不正確?”羅孝群見狀連忙安慰羅范平,擔心羅范平自責帶來情緒波動使腦梗塞復發,還啟動雙唇從嘴裏發出“咚”、“咚咚”、“弄”、“弄不耳”、“隆”、“弄不弄”的聲音,聲調則來自他筆下的象形符號。

  羅范平懂得羅孝群發出的聲音代指的是鑼、鈸、鼓等樂器,思緒便跟著樂器遊走,情緒逐漸緩和下來。

  看不懂的天書符號

  羅家吹打技法除口口相傳外,還有一本天書曲譜悄悄在族人中相傳

  畫在紙上的O、●、◎、X、◎、⊙等象形符號到底指代什麼?羅范平逐一指給記者看,如數家珍般地講解,那眼神就像給人介紹自己的孩子:O表示敲鑼邊,●表示敲鼓心,◎表示敲鼓邊,X表示用鈸對擊,⊙表示敲鑼心……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個類似圓柱體的符號,記者找遍電腦輸入法裏所有的特殊符號,也沒找到相同或類似的符號。

  末了,羅孝群拎起大鑼,示範O和⊙的操作手法,鑼聲繞梁不散。

  小河鑼鼓團隊共7人,有傳承人殊榮的共3人。羅范平是小河鑼鼓市級傳承人,羅孝群和冉崇榮是區級傳承人。冉崇榮跟羅孝群不同的是,曾在學校當過音樂老師,除能看懂天書曲譜的象形符號外,還會把曲牌中對應鎖吶的象形符號代換成簡譜。至於鑼、鈸等樂器對應的象形符號能不能也用簡譜代換,如何代換,3人常聚在一起交流。

  在大灣鎮,不少人都能講出小河鑼鼓的起源,但能講得透徹的卻很少。

  在羅范平的記憶中,小河鑼鼓得名跟鎮上兩條叫不出名的小河有關。祖輩的説法是,明朝末年(約400年前),有一蔣姓大戶在小河附近建房修街,開街時請來5支吹打樂班子慶賀10多天,街漸成市,凡響起鑼鼓聲就被民間統稱小河鑼鼓。民國時,小河鑼鼓迎來發展高潮,羅家吹打樂班子變得名聲在外,吹打技法除口口相傳外,還有一本天書曲譜悄悄在族人中相傳。有這本曲譜加持,羅家的小河鑼鼓在同行中異軍突起。

  曲譜傳到羅范平手裏時,他的父親已無法講清曲譜的創作第一人是誰?羅范平卻記得,曲譜是古籍,記錄著100多文曲牌。20多年前,它在羅家垮房後失蹤。羅范平講,那時起,他不僅有對祖先的愧疚,更多的是怕曲譜失傳。他遵祖訓,先傳內,迫不得已才傳外。迄今,他的3個兒子學會了識天書曲譜及小河鑼鼓敲打技法,1個孫子學會了大鑼的敲打方法,冉崇榮和羅孝群成為他傳外的最佳人選。

  當然,團隊裏的另外4人也傳。採訪當天,團隊往大灣鎮體育場訓練前,羅范平被一位吳姓成員叫住“説理”。吳説,他被安排到鎮上的學校去給學生上了兩堂小河鑼鼓課,沒得到報酬,因為訓練是“你們3個傳承人的事”……屋子裏的氣氛一時有些僵。

  半小時後,團隊在體育場開始訓練,吳姓成員説了幾次不跟羅范平等3個傳承人一起吹打。羅范平仍像先前那樣不語,待吹打即將開始時,他拎鑼靠了過去。或許是敲打聲起了效果,所有成員逐漸融為一體。

  隔閡消除了嗎?羅范平沒正面回答,只説“訓練其實就是幹活,磕磕絆絆也正常,個別人偶爾發點小脾氣也沒啥”。聽得出來,他的回答有些底氣不足。然而,只要一提到傳承話題時,他的眼裏又恢復了堅毅的神情。

  傳承中的竭盡所能

  茍中明是渝北區文化館原文藝部主任,也是小河鑼鼓“非遺”搶救性發掘人之一。聊起天書曲譜,他介紹,經過大量走訪調查,天書曲譜的象形符號有很強的地域性,每個符號樸素直觀的特徵明顯。但是,其他吹打樂班子是讀不懂它的,就這一點講,曲譜自帶保密性。

  來自渝北區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消息顯示,小河鑼鼓的歷史可追溯到400多年前,傳承形式是祖輩相傳,天書曲譜中的“啷當調”等獨特曲牌已被解碼。在發掘小河鑼鼓的國家級“非遺”深度方面,發掘出的曲牌已達300多文,其中一些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編排後參加展演。今年6月21日,在悅來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西部旅遊産業博覽會上,小河鑼鼓進行了婚俗展演,吹打聲中新娘、新郎、媒婆等角色逐一上場,贏得滿堂喝彩。由於大受歡迎,小河鑼鼓的展演持續了3天。

  在傳承廣度方面,現在該中心已經組建了由學生、教師及有意願社會人員組成的3支隊伍,每支隊伍分2個組,每組6至8人。除此之外,一本集合了小河鑼鼓起源、曲牌、發掘等內容的書正處於校對階段,預計年內面世。屆時,不少有意從事小河鑼鼓吹打的不特定群體,也能感受到這項國家級“非遺”的魅力。

  如果説天書曲譜是小河鑼鼓的魂,那麼小河鑼鼓則是大灣鎮傳統文化的精氣神。程前是大灣鎮黨委書記,他説,在不少村民眼裏,小河鑼鼓是鄉愁,隔段時間沒聽到吹打聲,就會覺得心裏空蕩蕩的。

  近幾年,大灣鎮政府在深入挖掘小河鑼鼓本土文化內涵,推進非物質文化保護和利用方面,可謂竭盡所能,比如請專家學者對天書曲譜進行破譯編著。目前,一本名為《小河鑼鼓基礎教程》的書,已進入當地3所中小學課堂,每週五,羅范平等小河鑼鼓團隊成員會去給孩子們上小河鑼鼓興趣課;以大灣鎮為圓心,走訪和調查了渝北其他鄉鎮街,甚至緊鄰的四川鄰水等地,收集到小河鑼鼓曲牌280余文,還獲得一本清光緒年間流傳下來的手抄本;依託當地文旅發展契機,舉辦大灣鎮文化藝術節等群眾文化活動,小河鑼鼓必是壓軸節目。

  放眼望去,鎮政府對面一幢樓即將完工,它是鎮文化服務中心的新辦公場所兼群眾文化活動主要陣地。小河鑼鼓博物館將設在樓內,開館後不僅有一些吹打樂器等老物件展示,還會不定期進行展演。另外,大灣鎮的廣場,有可能更名為小河鑼鼓廣場。(記者 黃艷春 楊波 攝影報道)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