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塑“磁器口窯貨與挑夫”亮相 再現歷史場景
華龍網  2019-07-12 10:43:44

  原標題:雕塑“磁器口窯貨與挑夫”亮相 再現歷史場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24735805_15627516148951n (1)

《磁器口窯貨與挑夫》雕塑。新華網發(黃嫣然 攝)

  新華網重慶7月10日電(陶玉蓮 黃嫣然)今日,路過重慶市磁器口古鎮記憶博物館旁,你將看到一尊新雕塑。這座名為《磁器口窯貨與挑夫》的銅鑄雕塑以磁器口挑夫為原型,作品高1.85米,寬2.15米,厚度1米,重量達700公斤。

  雕塑由當代陶藝家何躍耗時兩年打造而成,並由翰聲傳媒和孺雅文化共同出資捐贈給重慶磁器口古鎮管理委員會。7月10日,捐贈及揭幕儀式在重慶磁器口記憶博物館旁舉行。

  瓷器和挑夫,是磁器口的歷史記憶。何躍介紹道,清朝初年這裡盛産瓷器,瓷窯地處山坡,窯貨全靠挑夫肩挑背扛搬運至江邊的船上。“以前流傳‘挑夫兩三年,回家買塊田’這句話,”何躍説,當時的磁器口吸引了一批辛勤勞動的挑夫,在為生計奔波的同時,他們成為了獨特的巴渝記憶,而這尊銅像就填補了磁器口沒有陶瓷文化標識的空白。

  當談及創作過程時,何躍説,作品的原型不是某個個人,而是整個巴人群體,雕塑還原了挑夫擔著窯貨下坎梯的一個動態瞬間,挑夫身著短褲,赤著雙腳,他肌肉清瘦,脊柱因為長期負重而變形彎曲,牙關緊咬但目光堅毅,“整個作品充滿了正能量和陽剛之美”,體現出巴人勤勞勇敢,堅忍不拔,拼搏向上的品質。雕塑中的挑夫矗立山頂遠眺嘉臨江,與歷史中挑夫下山運貨的場景相呼應。

  仔細看挑夫兩邊擔子上的窯貨,能發現很多老重慶人熟悉的物件,比如,燈臺,香爐,水壺,壇子等。據悉,打造這一部分時,何躍特意從收藏專家處複製了原件並鑄造,以使這個作品能完整還原歷史場景,“引起老重慶人共鳴”。

  作為繼《磁器口更夫》《磁器口故事》之後的第三部作品,《窯貨與挑夫》又再次選擇落地磁器口古鎮。對此,翰聲傳媒總監曹衛平表示,磁器口是老重慶的縮影,更是老重慶人的回憶。這三部雕塑裏的更夫、説書人、挑夫皆是磁器口文化的代表,是把磁器口過去與現在銜接起來的符號。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