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豐都:葡萄種植呈規模發展和壯大態勢
華龍網  2019-08-01 15:24:52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日11時50分訊(通訊員 李達元)説起重慶市豐都縣的水果,首屈一指當龍眼莫屬,其次是紅心柚,從種植規模和産業帶動農戶增收方面,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二者因此被納入該縣“1+6+X”特色産業體系中的“6”。近年來,豐都縣的葡萄種植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零星散戶到逐漸演變成規模發展和壯大態勢,不僅給種植大戶帶來了很好的效益,也帶動了周邊的農戶不同程度實現增收。

  帶著農民幹 幫助農民賺

  “種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助農民賺”。這是葡萄種植大戶胡三中當初創辦“山中來”葡萄園的辦園宗旨。2010年10月,他在高家鎮金家坪村三組流轉160畝山坡種植葡萄。

  該葡萄園海拔600多米,依山建園,坡度較陡,利於排水防澇。園內主要種植雨水紅、夏黑、醉金香、陽光玫瑰、大紫王、山葡萄等,由於品種不同,有的6月下旬開始成熟,有的8月下旬才成熟。正是因為錯峰成熟,採摘期長達兩三個月,給他帶來了良好經濟效益。

  “近三四年裏,金家坪村葡萄園的葡萄樹全面進入盛産期,年均葡萄産量在200噸以上,採摘價基本在30~50元/公斤之間。”胡三中説,遊客採摘剩下的葡萄就用於釀製葡萄酒。與此同時,他又在高家鎮汶溪村流轉土地約60畝,建起第二個“山中來”葡萄園

  在胡三中的示範帶動下,周邊很多農戶參與葡萄種植,主動到他的葡萄園來打工學技術,目前,目前,已輻射毗鄰村(社區)100多農戶,戶均實現增收1.5萬元左右。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致富靠幫助。胡三中説:“在運用新技術種植葡萄時,我還利用瓜果、蔬菜的共性,給當地農戶講解避雨、黑膜、有機肥、無公害農藥等的優點,讓農戶運用到瓜果、蔬菜、糧食的生産中去,從而帶動了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坡地行走難 葡萄挂滿園

  “我們組上的耕地基本是山坡,很難進行大規模農業種植,加上行走難,於是我結合村裏的環境、氣候、土壤等條件,選擇了種植葡萄。”高家鎮祥和社區五組村民梁華清説。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時節,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串串紫黑色的葡萄果肉碩大、飽滿,挂滿了枝條,煞是可愛,讓人饞涎欲滴。由於地形的原因不能開園採摘,梁華清只好親自動手採摘葡萄,然後運到市場上銷售。從葡萄園到坡下的水泥公路,下坎爬坡,去來要半小時左右。

  老梁的葡萄園在海拔大約600米的山坡上,土層淺薄,土壤貧瘠,不耐旱,好在今年果子膨大期降雨量充沛,加上施用的是農家有機肥,肥力足、肥效長,産量和品質都得到提升。近年來,他種植的10來畝葡萄,産量基本穩定在1300公斤/畝。

  “我的葡萄園主要種植巨峰等傳統品種,平時田間管護工作做得紮實到位,果實大、果肉甜,每年上市後深受消費者青睞,價高俏銷,從而實現了增産增收。”梁華清説。

  豐都縣祥福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十直鎮高家壩村一組,該葡萄園的地形同樣坐落在一個小山坡上。園主代志明介紹,山坡雖然路難走,但排水良好,不會形成澇漬災害。近幾年,他栽種的10多畝葡萄,每年都獲得了好收成,並帶動了周邊農戶種植葡萄。

  交通條件好 葡萄不愁銷

  “近年來,我們村大力發展現代觀光農業,道路修到了家門口,我便利用交通條件上的獨特優勢,在村裏流轉土地30余畝用於種植葡萄。”保合鎮余家壩村二組劉曉紅説,每年葡萄成熟時節,周邊遊客紛至遝來體驗採摘樂趣,讓她的葡萄不愁賣不出去。

  筆者在她的葡萄園看到,密密匝匝的翠綠枝葉下,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挂滿枝條。她介紹,該園種植有夏黑、維多利亞、紅富士、戶太8號等幾個鮮食葡萄品種,其中夏黑成熟期相對早一些,目前已全部成熟並開園採摘,其他幾個品種成熟期相對晚一些。

  現場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孩子正在採摘葡萄,男的對記者説:“雖然採摘價比市場銷售價高一些,但是採摘可以帶上家人,一起體驗採摘樂趣,其樂融融,所以我們寧可多花點錢,也要來葡萄園摘葡萄。”這對年輕夫妻的話,也説出了其他來此採摘葡萄的遊客心聲。

  同樣,在位於社壇鎮永興村境內的豐墊公路旁邊,也有一個種植規模近100畝的葡萄園,據園主何平介紹,當初,他選擇在此建葡萄園,就是衝著交通條件方便,葡萄成熟時節,只要一開園,就會有市民自駕車從四面八方趕來體驗採摘樂趣。

  “採摘期間,公路邊停靠起一長排小車,去去來來,絡繹不絕,熱鬧得很。附近村民還把自家的土雞蛋等土特産品拿來銷售,不出村就賣個好價錢。”何平説。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