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0日16時20分訊(特約通訊員 楊元忠)“圍繞‘不愁吃、不愁穿’,進一步抓好産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圍繞‘義務教育有保障’,進一步抓好教育扶貧;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進一步抓好健康扶貧;圍繞‘住房安全有保障’,進一步抓好農村住房安全和人居環境整治……”9月10日,筆者了解到,這是重慶市彭水縣鎖定“戶脫貧、村銷號、縣摘帽”目標,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推出的具體舉措。
據了解,彭水全面落實脫貧攻堅“雙組長”制,制定出臺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配套完善産業、教育、醫療等“1+N”工作方案,建立責任、政策、組織領導等8大體系。根據部門職能職責,組建資金統籌、産業扶貧、住房安全保障等23個專項工作組,對項目建設、資金管理等進行條塊化管理。針對脫貧攻堅成立專門巡察組和監督檢查室,著力解決好扶貧項目、資金等問題背後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實行市管領導幹部脫貧攻堅“一崗雙責”和“駐鄉蹲點”制度,定期督促指導、研究推進所包乾鄉鎮街道脫貧攻堅工作。建立縣級部門包村、幹部職工包戶制度,細化明確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工作職責,完善駐村幹部考勤管理等6個制度機制。嚴格落實“八個一”工作要求,認真開展幹部走訪、教師家訪、醫生巡訪、農技隨訪“四訪”工作,確保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幫扶工作。
産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彭水深入推進善感鄉周家寨村、諸佛鄉廟池村“三變”改革試點,探索推廣股份合作、訂單發展、聯合經營等利益聯結機制,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收租金、入社參股分紅金、基地勞動賺薪金、資源抵押變資金”,帶動農戶持續穩定增收。制定出臺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方案,將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向貧困村傾斜、優先量化到貧困戶,安排股權化改革資金2808萬元,發展市級龍頭企業17家、縣級龍頭企業44家,新增家庭農場3個。
彭水把抓深度貧困啃硬骨作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點,把抓好2個深度貧困鄉、6個未脫貧村脫貧放在突出位置,落實“三個新增”政策傾斜,縣財政每年分別為三義鄉、大埡鄉落實1000萬元專項資金,為6個未脫貧村落實資金5364萬元。制定完善縣領導包乾方案,做到每個未脫貧村都有一個縣領導牽頭的工作隊,定期梳理一批重點事項,分解落實到牽頭縣領導和責任部門,圍繞“四個深度”發力,推進“七大攻堅行動”,在政策、資金、項目上加大幫扶力度,加快推進交通、水利、電網、通訊網絡等建設,強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集中力量攻克堅中之堅。
社會扶貧聚合力,助力脫貧暖民心。彭水紮實做好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簽訂定點幫扶協議,今年中央外辦與彭水交流對接4次,協調落實到位資金1106萬元用於生態林業、生態漁業和圖書館建設。紮實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今年山東聊城市與彭水交流對接14次,黨政幹部挂職交流5人,專業人才技術交流53人,彭水選派黨支部書記到聊城市挂職10人,支持幫扶到位資金3920萬元用於脫貧攻堅。紮實做好市內對口幫扶工作,市發展改革委幫扶集團、市住房城鄉建委幫扶集團用心用情對口幫扶三義鄉、大埡鄉,兩江新區落實幫扶資金5487萬元,大力支持彭水脫貧攻堅工作。
據悉,彭水把抓好黨的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引擎,持續提高村社區幹部待遇,配齊配強村社區幹部隊伍。全面加強村級便民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全面推行村社區幹部集中辦公、輪流值班、定期入戶走訪、全程代辦等制度。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班子成員兼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紮實開展“訪深貧、促整改、督攻堅”活動和提升脫貧攻堅群眾滿意度行動,8000余名幹部全覆蓋走訪貧困戶。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7個專項治理,深入開展“以案四説”警示教育,全縣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