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國科普日西南大學天文地質館開放
華龍網  2019-09-19 12:00:43

  原標題:全國科普日西南大學天文地質館開放 觀眾感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7日20時30分訊(記者 伊永軍)2019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日活動近期正在重慶各區縣及科普基地開展。西南大學天文地質館面向公眾開放,並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9月20日之前,市民可來這裡免費觀摩,切身體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感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e5a624e-a9dc-4b6c-a013-892eedcf9cef

市民在西南大學參觀地質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這是牛郎星,這是織女星,看上去它們離得很近,但實際距離有16光年。也就是説,他們互相打個電話問候,單程也得16年才能收到,更別説其它的交通工具了。因此,每年的‘鵲橋相會’也只能是個美麗的傳説。”今日,在西南大學天文地質館的天象廳內,通過天象儀模擬出來的美麗星空以及各種壯麗的天象浮現在觀眾們眼前,大家聽著科技輔導員的講解,看著玄幻的場景,仿佛真的在仰望“星空”。

  西南大學天文地質館是重慶市級科普基地之一,包括天文館和地質館,展廳面積700余平米,藏品近1000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42a22b5-f1e4-4a9d-b034-d831bc960e39

市民在西南大學聽科技輔導員對天文館展品進行講解。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天文館建於2007年,下設展覽廳、天象廳、天文臺三部分。展覽廳主要展示宇宙的精美圖片、模型以及中國古代的天文儀器;天象廳是通過天象儀模擬星空演示以及日月食等特殊天文現象;天文臺是利用望遠鏡進行實地觀測,如月面觀測、行星觀測、太陽黑子觀測、星雲、星團與星系觀測以及特殊天象的觀測和攝影等。

  地質館建於1953年,主要展出六大類基本礦物種類樣品、三大類岩石樣品和自震旦紀以來的各個時期的典型古生物樣品,同時也展出地球的內部結構模型和在地球上發生的各類地質構造實物和模型,如岩溶洞穴模型及其沉積物、地震模型等。

  遊客們在這些展館中流連忘返,認識宇宙之壯美,地質之神秘,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據北碚區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全國科普日期間,西南大學天文地質館以寓教于樂、生動活潑的展示方法和科普活動,激發公眾對天文、地質知識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領大眾崇尚科學,走近科學,提高廣大市民科學文化素養,促進科普事業發展。

 

責編: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