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川初步形成“産業+科技+職教+金融”創新創業形態
重慶日報  2020-05-10 15:46:48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周雨)5月8日,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通報,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其中,永川區因在推動“雙創”政策落地、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融通創新、扶持“雙創”支撐平臺、構建“雙創”發展生態、打造“雙創”升級版等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嘗試、成效明顯,受到通報表揚。

  2019年,永川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整合高新區、科技局、發展改革委、人力社保等部門力量,發揮永川國家高新區、永川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兩大“國字號”平臺優勢,出臺“創新30條”“智慧裝備17條”“大數據發展20條”“職教24條”等多項政策,成功打造“周有培訓、月有沙龍、季有大賽、年有節會”的“永創匯”雙創品牌,初步形成“産業+科技+職教+金融”創新創業形態,持續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在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上,該區以改革為先,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二手住房交易及水電氣同步過戶60分鐘辦結,速度全市最快;完善創新創業公共服務體系,長城汽車工廠從開工到投産用時僅14個月,創造國內全工藝汽車整車工廠建設最快速度。

  在提升創業帶動就業能力上,該區以服務為要,深入推進産教融合,充分發揮14萬餘名職教師生智力優勢,成功研發“柔性觸摸屏”“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等優質項目,並牽頭組建重慶市大數據産業人才聯盟;支持重點人群創業就業,創新開展“創業培訓+X技能”、“互聯網+創業培訓”、“互聯網+電子商務”培訓,“SYB+X技能”等多種培訓,共培訓30614人。

  在增強創新創業新動能上,該區以招商強基,大力集聚創新創業主體,2019年成功引進阿裡巴巴全球人工智能交付中心、華為(永川)聯合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機構15個;加速構建創新型現代産業體系,秉持“做的比説的好、幹的比簽的好”理念,做大做強“一城七園”産業集群;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對重大科技成果中試費用和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投資給予補貼。

  在優化佈局雙創孵化平臺上,該區成功建成環重慶文理學院創新創業生態圈,建成市級以上孵化平臺26個,總面積38萬平方米;成功舉辦2019年重慶永川國際科技成果對接會暨“創之星”中美創新創業項目路演等重大活動。

  在拓寬企業投融資渠道上,該區推出“科創貸”等多款適合特色金融産品,建立總規模為1.89億元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中小企業風險補償基金和創業貸款3支基金,36家企業在科技創新版掛牌,2家在重慶新三板上市,融資3.25億元。

  根據通報,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對永川區“雙創”示範基地優先支持創新創業支撐平臺建設,在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對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項目,優先推介與國家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對接;優先支持區域內創新創業成果在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重點展示;優先支持舉辦“創響中國”等重大活動,宣傳推廣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

責編:宋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