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碚區完成空地荒地綠化項目50個,建成14個微型綠地,讓市民——出門能觀景 推窗可見綠
五月二十七日,北碚斑竹村遊園,家長帶著孩子在花臺前玩耍。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這裡經過整治後煥然一新,好漂亮!”5月27日,北碚區縉雲山上的黛湖景觀步道,住在北碚城區的市民劉強在此和家人散步休閒,不時駐足留影紀念。
重慶日報記者從北碚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到,綠化修復後的黛湖重煥生機,恢復了往日一步一景、清亮明凈的湖光水色,今年五一期間才開門迎客,已迎來不少遊客。
縉雲山生態綜合整治讓黛湖換新顏
如今,黛湖周邊的農家樂和違章搭建建築已被全部拆除,湖周圍繁花似錦。湖邊步道上,市民悠閒地散步拍照、鍛鍊身體。
北碚區城管局園林綠化科科長潘梅介紹,春觀花、夏納涼、秋賞葉、冬辨形,全季節景觀已成為黛湖的新名片:在植物配置上,栽種了楓楊、香樟、蠟梅等特色植物;修建環湖道路827米,採用生態松針鋪裝。除此之外,該區對配套設施進行了完善,建有生態展覽館1處、生態廁所1處、生態停車場1處。
據介紹,黛湖綠化修復只是縉雲山生態綜合整治和城市“城美山青”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北碚區圍繞城市建成區、縉雲山麓、主要交通幹線兩側的空閒地、荒地山頭進行整治,完成空地荒地綠化項目50個,面積約124萬平方米。2020年,持續開展縉雲山沿線坡坎崖整治工作,計劃整治面積17萬平方米,已完工11萬平方米。
以綠潤城讓市民感受家門口的變化
在北碚區天生路郵票廣場的斑竹村遊園,孩子們嬉笑打鬧,家長們在一旁談天説地,十分愜意,這裡已成為附近居民休閒鍛鍊的好去處。很難想像過去此處曾是西南大學的一塊荒地,臟亂差的環境讓居民避之不及。
2019年,北碚區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將原來臟亂差的城市邊角地、荒地、空地納入改造計劃,打造完成14個兼具“遊憩、觀賞、休閒、娛樂”功能的微型綠地,將綠地與休閒小廣場相結合,以綠潤城,讓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家門口的變化。
北碚區還圍繞城市公園,打造屬於市民的“城市客廳”和“城市陽臺”。比如,謀劃竹溪河流域、瓶蘭花公園等10個城市公園建設,總面積379平方米,計劃投資超20億元。其中2020年計劃完工項目4個。
繼續優化城市生態佈局
此外,北碚區圍繞清水綠岸,加強大小河流的治理提升,提升城市水環境,還市民開放共享的生態綠廊。例如,大磨灘濕地公園建設就是北碚區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提升暨清水綠岸”工程的一個縮影。該公園位於歇馬街道天馬村,是梁灘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一期)的重點工程之一,以“觀仙瀑,遊秘境”為設計遊覽主題,將瀑布、水系、山林、農田等景觀要素進行合理的串聯,目前已基本完工。
據了解,今年北碚區將繼續推進優化城市生態佈局工作,完成梅花山變電站、健身梯入口等首批13個零星點位提質,改建面積3.9萬平方米,讓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家門口的變化。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市城市管理局實施“增綠添園”民生實事,從2018年到2019底,用兩年時間,在主城區建設(含改擴建)城市公園等公共綠地200個,面積1000萬平方米,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通過近兩年的建設,城市公園佈局進一步提高,累計完成“增綠添園”項目253個,面積1080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兩年目標任務。
(重慶日報記者 楊鈮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