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反詐騙中心實現區縣全覆蓋 集結700多人組成專業反詐隊伍,從事打擊電信網絡犯罪
偽裝成“網絡美女陳雨瑤”,在網上與伍先生“老婆”相稱,並以所謂的“開店夢”、為父母生日送禮金等藉口,先後詐騙伍先生10萬餘元……犯罪嫌疑人劉某日前在瀋陽被我市渝北區公安民警抓獲。
這是前不久渝北區反詐騙中心成立後,破獲的首個電信網絡詐騙案。按照公安部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重慶公安全力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將建成區縣反詐騙中心納入了“2020年重慶公安十件民生實事”。截至目前,我市已經建成41個區縣級反詐騙中心,實現了所有區縣全覆蓋。
網絡電信詐騙日益高發
“目前全市建成市級反詐中心1個,區縣反詐中心41個,全市反詐中心有專業反詐民警540余人,輔助警力200余人。”市反詐騙中心綜合大隊副大隊長王歡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增長,且手段不斷翻新,給人民群眾財産帶來極大損失。”王歡介紹,今年以來,全市因為電信網絡詐騙受損失金額達到5.77億元,受損金額佔全部刑事案件損失金額的51.97%。
“電信網絡詐騙有別於傳統的接觸性犯罪,這種犯罪嫌疑人可能遠在千里之外,通過網絡手段實施犯罪,給公安機關偵破案件和打擊犯罪帶來了很大難度。”王歡説,一方面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高發、高科技手段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是接觸性傳統犯罪率下降。這就要求我們根據現實形勢,調整警力結構和組織構架,建立一支專業的,縱向到底的從事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警力隊伍。
詐騙手段更新迭代快
“‘多卡寶’聽説過嗎?如果不是長期持續研究電信網絡詐騙,很多民警根本沒聽過這東西。”王歡介紹道,而且隨著形勢的發展,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逐漸形成了分工精細化的詐騙、轉賬、取錢、洗錢的高科技犯罪鏈條,他們甚至利用虛擬貨幣等新型金融手段來隱藏自己的犯罪行為,試圖逃避公安機關打擊。如果一個民警沒有相關專業知識,不是持續關注這個領域,甚至連錢轉到哪去了都查不出來。
以最新型的“多卡寶”電信詐騙為例。所謂“多卡寶”,就是將多張手機卡插入1台“多卡寶”,實現一人用一部手機同時異地操作多張電話卡的設備。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大量購買他人的電話卡、流量卡,並利用“多卡寶”等設備建立“服務點”,為境外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提供話務技術支持,通過真實電話號碼降低受害人的戒備心。
組建一支專門的反詐隊伍,則可以通過學習培訓和辦案總結很好地解決專業化的問題。
以渝北區反詐中心為例,該中心下設預警反制組、研判分析組、偵查打擊組、宣傳防範組4個小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破案效率大大提高。”該中心民警鄧瑤介紹説。
預警反制半小時直達受害人
“感謝民警,讓我及時懸崖勒馬!”5月19日,合川居民李女士慶倖反詐民警及時趕到,讓自己“清醒”了過來,從而避免了11萬元的損失。
當天18時30分許,合川反詐騙中心接到市反詐中心指令,稱轄區內一群眾疑似正在遭受電信詐騙,合川反詐中心立即聯繫當事人李女士,然而撥打李女士手機一直無法接通。合川反詐中心隨即聯繫當地派出所派民警前往。
派出所民警剛走到李女士樓下,就看到了正準備轉賬的李女士,經過民警解釋,李女士恍然大悟:自己是遭遇了冒充“公檢法”的詐騙!
這起預警反制,從接到指令到勸阻成功,只用了不到半小時。現有的反詐專業隊伍梯級體系,實現了反詐指令從市級到區縣一級再到派出所,順梯而下,層級消化,落地查證更快更準更高效。這也説明,我市梯級式反詐隊伍的建設,初步實現了反詐騙更高效、更徹底的目的。
“未來反詐中心將培養更多熟悉高科技犯罪的公安民警,提升打擊各類犯罪能力。”王歡説,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犯罪分子從事犯罪時會更多運用到高科技手段,而區縣級反詐騙中心成立後,會培養出許多經常接觸到新型金融犯罪、高科技犯罪的專業民警,能夠為公安機關破案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持。
(重慶日報記者 郭曉靜 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