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2022年重慶建成國內領先智慧醫療應用示範城市
重慶日報  2020-08-28 08:41:33

  原標題:《重慶市智慧醫療工作方案(2020-2022年)》出爐 到2022年建成國內領先智慧醫療應用示範城市

  智慧醫療將給人們帶來哪些變化?8月27日,市衛生健康委對剛出臺的《重慶市智慧醫療工作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進行了解讀。

  按照《方案》,在未來兩年裏,我市將完善智慧醫療基礎支撐體系、深化智慧醫療應用體系、打造智慧醫療産業體系,加快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到2022年建成國內領先智慧醫療應用示範城市。

  到2021年基本建成“衛生健康雲”

  《方案》提出,到2021年,我市將基本建成“衛生健康雲”和全民健康大數據服務平臺,完成重點業務信息系統建設、衛生健康智慧管理推廣應用,使智慧醫療産業體系初具形態;到2022年,全面建成智慧醫療基礎體系,健康醫療大數據全面匯聚和標準化,衛生健康信息資源體系和共享開放機制基本建立,衛生健康數據互聯互通、業務共享協同,建成國內領先的智慧醫療應用示範城市和醫療智慧産業基地。

  “《方案》明確了3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即完善智慧醫療基礎支撐體系、深化智慧醫療應用體系、打造智慧醫療産業體系。”市衛生健康委信息統計處處長梅政成説。

  其實,在智慧醫療基礎支撐體系方面,我市已基本形成智慧醫療發展的數據資源體系和基礎平臺支撐。目前,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已集成3300多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和2000多萬份電子病歷數據;建立了全市醫改監測平臺,實現226家公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全接入。

  這些當然不夠。按照《方案》,我市還將建設完善“衛生健康雲”,並啟動智慧醫療大數據資源池工程,完善基礎資源、人口家庭、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數據庫資源,通過海量數據的採集、存儲、處理、應用等,為行業智慧管理、臨床輔助診斷、居民健康管理、臨床科研和決策支持等提供支撐。

  此外,重慶將構建全市統一的全民健康信息智慧網絡,建設5G智慧醫療示範網;建立衛生健康信息標準化體系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安全防護體系。

  推廣智慧醫療服務應用

  據介紹,在智慧醫療應用方面,目前我市已建成25家“智慧醫院”,並建立了預約診療統一“號源池”,實現了分時預約、診療結算等功能;全市90%的區縣實現了遠程醫療服務應用;實現了主城區域統一調度的“智慧急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系統實現區縣全覆蓋;初步建成了個人健康信息便民查詢系統,市民可通過該系統查詢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和就診記錄。

  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禮嘉院區,重慶日報記者看到,該院每層樓都設有多個打卡機,家長只需掃一掃二維碼,就算“報到”了,打卡機還會顯示患者的就診序號。據該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院分時段預約掛號已精準到10分鐘,省去了排長隊的苦惱。

  “下一步我們將推進‘智慧醫院’示範建設,拓展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智慧用藥輔助決策、智慧醫學教育輔助、智慧語音電子病歷等應用。”梅政成説,下一步我市還將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公共衛生智慧服務體系,重點拓展以婦幼、老年、慢病等特殊群體為主的智慧公共衛生健康管理服務;推廣基於移動設備和智慧可穿戴設備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應用,推進居民全生命週期的健康信息服務;建設健康科普教育知識體系和智慧化健康科普平臺,開展滿足居民個性化需求的健康科普教育和常見病智慧問診。

  《方案》特別提出,我市將建設傳染病智慧預測平臺,基於多源、海量和動態數據,實現傳染病智慧預測預警。與此同時,建立重大疫情監測預警體系,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為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提供支持。

  培育健康醫療信息服務新業態

  在智慧醫療産業方面,我市將培育健康醫療信息服務新業態,壯大健康醫療信息技術新産業。

  按照《方案》,重慶將發展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主要特徵和戰略資源的信息技術産業,提高健康智慧服務水準和健康醫療大數據工程服務能力;發展生物基因與醫療設備産業,做大做強醫療器械、耗材及穿戴設備等産業;發展健康醫療新技術及智慧軟硬體産業,加強醫學植入、智慧穿戴設備設計製造,研發人造器官和三維器官列印技術和産品,探索神經義肢技術、腦機融合技術等,提高人體健康監測、診療和恢復水準。(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實習生 王玉英)

責編:馮鈺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