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跑”
重慶日報  2020-09-02 08:49:16

  原標題: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跑”

【城市遠洋】重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跑”

  圖①:人工智能輔助臨床勾畫放療靶區將大幅提高診療效果。

【城市遠洋】重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跑”

  圖②:金康兩江智慧工廠焊裝車間。

【城市遠洋】重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跑”

  圖③: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基地。

【城市遠洋】重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跑”

  圖④:合川區錢塘鎮大柱村,柑橘示範園裏的無線閥門統控器可通過5G實施遠程遙控施肥澆水。

  8月18日,重慶市政府與北京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建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聚焦大數據與數字化轉型的前沿交叉領域,開展核心技術的基礎創新和應用研究,培養和引進大數據專家人才團隊,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新興産業培育。

  此前,清華大學也加強與我市高校合作,支持重慶在智慧技術與系統、寬頻通信、先進電子與光電子等領域的科研能力提升,助力重慶“雙一流”建設,還將在智慧化産業、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加強産學研合作,打造高新技術産業集群。

  像這樣的“大手筆”,近年來還有不少。推進大數據智慧化創新發展,對加快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西部科技創新中心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發揮“頭雁”效應

  2020年3月,科技部批復重慶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聚焦智慧製造和智慧城市兩大領域,開展基於傳統工業基地改造升級的智慧製造試驗示範及基於山地城市獨特場景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場景構建示範,打造西部人工智能創新資源集聚區、人工智能激勵政策試點區、推廣應用模式示範區。

  6月,《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印發,部署“4+1”重點任務,即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行動、人工智能基礎支撐行動、人工智能賦能提升行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行動4項行動,以及人工智能政策優化工程。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將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溢出帶動性強的‘頭雁’效應,推動汽摩産業轉型升級、裝備製造業提振、‘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構建和智慧城市高品質建設。”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我市將加快推動長安汽車、金康汽車等企業的L3/L4智慧汽車産業化,促進5G、人工智能技術在智慧汽車上的融合應用,開展城市級智慧網聯汽車大規模、綜合性應用示範,提升汽車産業發展能級。

  在裝備製造領域,加快融合人工智能新技術,推進裝備産業智慧化、動態化、系統化轉型升級,打造數控機床、先進通機、風電裝備、智慧機器人等高端裝備産業集群。

  有VR(虛擬現實)太極、VR滑雪體驗、彈鋼琴機器人等打卡景點的禮嘉智慧公園,可以“一部手機玩武隆”的智慧旅遊平臺,生態環境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數字化、在線化和智慧化管理的廣陽島數字孿生平臺……一系列人工智能特色應用場景不斷推進,將促進人工智能與各個行業領域融合應用。

  聯盟搭平臺

  加速産業協同發展

  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慶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成立的重慶市物聯網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自2017年9月獲批成立以來,已聚集300多家物聯網相關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

  該聯盟會員通過承擔國家、市級重大科技計劃和項目的實施,開展物聯網産業分析研究等,累計參與國家、行業、地方標準20項,連續4年形成《重慶市物聯網産業藍皮書》及重慶市物聯網産業圖譜,成為支撐和引領産業技術創新的骨幹力量。

  另外,重慶聚焦智慧網聯汽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24個重點高新技術領域,分別成立了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協調重慶高新區等我市4個國家級、7個市級高新區聯合建立了高新區協同創新聯盟,連結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陜西五省市資源牽頭組建中國西部物聯網聯盟。

  目前,這些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已吸納會員1934家,涵蓋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其中高新技術企業829家、高校院所346家,擁有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科技研發平臺430個,加速推動大數據智慧化領域創新資源聚集和産業創新能力提升。

  政策“組合拳”

  推動創新資源集聚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市在大數據智慧化發展中的創新能力,今年上半年,市科技局徵集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企業孵化及創新園區項目、産業化重大項目等試驗區重大示範工程658項,經論證和評審,已形成了試驗區建設首批73項重大項目,總投資約296億元。

  8月,川渝兩地首次聯合啟動重點研發項目申報,共同出資2000萬元予以資助。其中,人工智能是此次支持的兩大領域之一,單個項目最高支持200萬元。

  此外,重慶市還積極打造科技研發平臺、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科技型企業,對大數據智慧化相關産業的發展給予支持,不斷增強全市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供給能力。

  根據年初出臺的《重慶市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行動計劃(2019—2022年)》,我市將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積體電路、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以及國家級科研平臺深入合作,壯大高端創新主體,吸引“高精尖缺”團隊和人才落戶,形成高端創新資源聚集。同時,將設立高端研發機構、共建聯合研發基地(中心)、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中心)或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合作推動“雙一流”建設、合作建設科技創新平臺等列為五大重點任務。

  截至目前,重慶市已累計簽約引進世界知名高校11所,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20所,“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8所,國家級知名科研院所8家,世界500強企業研究院11家。

  這些引進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世界500強企業結合自身優勢特長,建設了各類科研平臺70個,集聚各層次科研人才800余名。其中,相關研發機構在大數據、智慧製造、互聯網等領域成功轉化科研成果138項,孵化科技型企業38家,形成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知識産權56項,有力推動了産業轉型升級。

  “下一步,我們還將圍繞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高水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通過政策‘組合拳’,讓更多大數據智慧化創新資源在重慶加速聚集。”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稱。

  數讀>>>

  1934家

  我市一系列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已吸納會員1934家,涵蓋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

  2000萬元

  川渝兩地首次聯合啟動重點研發項目申報,共同出資2000萬元予以資助

  11所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簽約引進世界知名高校11所,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20所,“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8所,國家級知名科研院所8家,世界500強企業研究院11家(重慶日報記者 張亦築 夏元)

責編:馮鈺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