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改變世界 讓孩子主導學習 ——專訪IB國際文憑組織姜艷
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7-06 16:35:25

  國際在線消息:課程牽動著教育的全體,是深化教育改革,體質升級、內涵發展的關鍵環節。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化學校課程發展大會上,IB國際文憑組織姜艷講述了IB課程為學校和學生帶來的改變與提高。

  IB課程的融合與創新

  IB課程最大的特色是能夠把“全人教育”“素質教育”這些培養目標落實到日常的教學和課程中,把理論變成真正的實踐,這也是姜艷認為IB課程做得最好的地方。

  IB課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探究的過程中有自己的發言權、選擇權和自主權。因為每個孩子的興趣方向不盡相同,在探究過程中,他們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向來進行選擇,通過概念驅動的探究來達到學習的目的。

  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求老師非常了解孩子的興趣方向,還要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在課堂上,老師經過課前調研或者課堂的反饋,感受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去探究一些更深入的問題,對於基礎薄弱一些的學生,則通過一些活動或者有趣的方法幫助他們去學習,即進行分層教學。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興趣方向也得到更好的區分。

  完整系統的評估機制

  IB的評估體系分為過程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此外,還有學生的自我評估和同學之間的互評。學生的自我評估非常重要,因為IB課程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應該學會自己設定目標,自己進行評估,在評估過程中發現差距,進行反思,並及時調整自我發展、自我學習的方式,調整學習狀態,進而去達到目標,這才是一個完整的自我評價體系。

  具體的評估方式非常多樣,不只局限于試卷,一齣戲劇、一個報告、一個演示都可以作為評估的方式。評估過程中,老師會進行紙質、照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記錄,並最終形成一份完整的學生檔案。

  挑戰本身就是學習

  了解國際學校課程的家長都聽説過,IB課程是國際課程中較難的一個,知識具有系統性。姜艷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IB課程鼓勵學校進行連貫性教育。如果從幼兒園到高中能一直接受IB課程體系,當然更有利於實現課程的培養目標,促成孩子的全面發展。

  大家普遍認為,IB是一門對學生來説挑戰極大的國際課程,以其中的核心課程“認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為例,學生們有很多跨學科的學習,要做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對於沒有經驗的學生來説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是姜艷認為,接受挑戰和克服障礙的過程本身也是很好的學習。

  孩子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一個人是否會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絕不只是看他是否掌握很多知識和技能,更在於他的人格是否發展完整。“我們培養學生對社區、國家和世界的同情心、愛心和責任心,鼓勵他們積極付出行動,做出改變,服務社會,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

  IB的教師發展

  在IB的師資裏,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IB協調員。很多IB協調員在每一學期的開始或結束時,會和其他學校的協調員進行學術的分享,大家交流和分享經驗,不斷地尋找最新、最好、最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包括相同科目的老師,也會有很多定期的交流。樂於分享和學習是IB的一個特點。“當你成長了之後,你把自己的經驗再分享出去,帶動彼此互動和學習,這樣形成了一個'學習者社區’”,姜艷如此介紹。

  姜艷希望未來可以把IB學習者社區建設得更好,能有更多對IB課程感興趣的學校了解IB課程,並將其落地,讓它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教育體系,更好地促進教育的豐富和發展。(圖/北外國際)

編輯: 鄭思雯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