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綜藝折射青年傳統文化熱
《中國詩詞大會》已走到第五季。文化類綜藝能有這樣的生命週期,並且未見明顯頹勢,就當下而言,有著足夠豐富的意義和內涵。
從2016年至今,《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國家寶藏》等多檔文化類綜藝,不斷贏得收視率和口碑的雙重認可。從模式上看,這些文化類綜藝既不像港臺綜藝模式“嘻嘻哈哈”,不像歐美綜藝模式受“條條框框”限制,也不像韓國綜藝模式“大喊大叫”的風格,更符合中國國情、更接中國地氣兒,在劇情節奏、情感認知、價值理念、文化身份上,與電視機前、各類平板電腦和手機螢幕前的青年觀眾,有著更為貼近的文化心理距離。
就算是在今天,在相當一部分人的腦海中,一提起傳統文化、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一定程度上還是會有刻板、保守的印象,很少會將這些話題與青年文化、青年亞文化聯繫起來。然而近幾年來,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介所折射出來的一系列新鮮、紛繁的文化經驗,卻從根本上顛覆了這種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看法。
事實上,當下的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表現出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熱情。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紀錄片、文化類綜藝近三年來的“突然”熱播,大大超出了既往所有理論分析框架的解讀範圍。
對於當代青年迸發出的傳統文化熱情,我們要加倍珍惜和重視。中國廣大青年群體,正在作為電影、電視、移動互聯網等各類文化産業的消費主體,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源源不斷地登上歷史舞臺。橫向對比日本的“低慾望一代”,看看西歐、南歐、北美發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中國青年群體作為文化産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增量意義,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在這個維度上,這一波被譽為“清流”的文化類綜藝是不是一種生命力更長、效益産出週期更持續的模式?能不能在較為豐富的層次上滿足來自三四線城市和廣大縣級市的廣大青年群體的文化娛樂需求?這些關鍵性問題都還有待進一步評估。“清流”文化類綜藝背後的傳統文化熱所影響的範疇,恐怕也不只局限在其自身行業範圍內,還將輻射到其他多個領域。(作者:孫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