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綜藝折射青年傳統文化熱
      《中國詩詞大會》已走到第五季。文化類綜藝能有這樣的生命週期,並且未見明顯頹勢,就當下而言,有著足夠豐富的意義和內涵。  從2016年至今,《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國家寶藏》等多檔文化類綜藝,不斷贏得收視率和口碑的雙重認可。從模式上看,這些文化類綜藝既不像港臺綜藝模式“嘻嘻哈哈”,不像歐美綜藝模式受“條條框框”限制,也不像韓國綜藝模式“大喊大叫”的風格,更符合中國國情、更接中國地氣兒,在劇情節奏、情感認知、價值理念、文化身份上,與電視機前、各類平板電腦和手機螢幕前的青年觀眾,有著更為貼近的文化心理距離。  就算是在今天,在相當一部分人的腦海中,一提起傳統文化、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一定程度上還是會有刻板、保守的印象,很少會將這些話題與青年文化、青年亞文化聯繫起來。然而近幾年來,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介所折射出來的一系列新鮮、紛繁的文化經驗,卻從根本上顛覆了這種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看法。  事實上,當下的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表現出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熱情。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紀錄片、文化類綜藝近三年來的“突然”熱播,大大超出了既往所有理論分析框架的解讀範圍。  對於當代青年迸發出的傳統文化熱情,我們要加倍珍惜和重視。中國廣大青年群體,正在作為電影、電視、移動互聯網等各類文化産業的消費主體,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源源不斷地登上歷史舞臺。橫向對比日本的“低慾望一代”,看看西歐、南歐、北美發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中國青年群體作為文化産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增量意義,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在這個維度上,這一波被譽為“清流”的文化類綜藝是不是一種生命力更長、效益産出週期更持續的模式?能不能在較為豐富的層次上滿足來自三四線城市和廣大縣級市的廣大青年群體的文化娛樂需求?這些關鍵性問題都還有待進一步評估。“清流”文化類綜藝背後的傳統文化熱所影響的範疇,恐怕也不只局限在其自身行業範圍內,還將輻射到其他多個領域。(作者:孫佳山 )
    2020-02-12 09:34:38朗讀者
  • 《朗讀者》獲上海電視節最佳季播節目唯一大獎
      6月16日晚,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開幕,經過三天緊張地評選,本屆白玉蘭獎結果一一揭曉,見證榮耀誕生。  一、高而不冷,豐富而美好,《朗讀者》獲得最佳季播電視節目唯一大獎  頒獎典禮上,張君甯與蔣昌建作為頒獎嘉賓頒發最佳季播節目與周播節目獎項,《朗讀者》第一季與《開講啦》分別榮獲以上獎項。節目的製作人、主持人董卿著一襲優雅長裙上臺領獎,她坦言第一次作為製作人登臺很緊張,感謝白玉蘭獎對節目的厚愛,隨後簡單分享了作為媒體人、製作人的感受。她通過分享青年圍棋手柯潔的採訪,表明:“人永遠比機器更加高貴。而《朗讀者》  節目也就是希望能夠彰顯這樣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作為媒體人,她表示有義務為文化傳承做出貢獻:“中央電視臺作為一個國家媒體,也可以説在這樣一個喧囂的時代重新把目光又投注到了最簡單也最豐富,最質樸也最深刻的文字的世界,就是要扛起這樣一面文化的大旗,我們作為媒體人,也理應在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這條道路上,一往直前,始終如一。”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朗讀者》再次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  6月13日,董卿在上海白玉蘭電視節開幕論壇上作以《以文學之名 叩問生命》為主題的演講,分享了《朗讀者》製作的臺前幕後。  真人秀節目四起、娛樂至死的氛圍中,娛樂化同質化競爭激烈,《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漢字英雄》《見字如面》等文化類節目看似窄眾,卻憑藉著有營養的內容、豐富的節目形態、各具特色的敘述或表現,打破了傳統刻板印象,收穫了高口碑。同時,在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中,閱讀變得碎片化圖片化,深度閱讀日漸式微,書本難以給心靈滋養。而在董卿看來,朗讀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由此,一檔品味閱讀的欄目《朗讀者》被孵化而生。  董卿首次作為節目獨立製作人,將她作為主持人長達20多年電視經驗全情綻放,從節目創意到立項,到嘉賓的選擇,到舞臺、燈光、開場札記,到經費、贊助商、播出平臺等,她都事無巨細參與。《朗讀者》于2月18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黃金時間聯合播出,董卿在首播開篇中深情講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   三、給生命以敬畏,給文學以禮遇,現象級節目對社會全方位的影響  從首期的“遇見”到“陪伴”、“選擇”、“禮物”、“第一次”、“眼淚”、“告別”、“勇氣”、“家”、“味道”、“那一天”、“青春”,12期主題看似平實無奇,實則都具有強大的情感張力與包容力,經由嘉賓的講述與朗讀,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在文字與心靈的共振中,溫和而有力量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讓觀眾遇見大千世界,重新認識自己,認知世界。  董卿説:“絕不要低估觀眾的審美與判斷,必須拿出最專業的態度和最大的誠意面對他們。”她想得對也做到了,節目得到了觀眾最好的回饋,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季播電視節目實至名歸。
    2017-06-19 11:16:01朗讀者
  • 郭琨曝南極科考站勵志建站史 獲網友致敬
      人這輩子,不是活過了多少日子,而是記住了多少日子,每一個被你記住的日子都將成為生命裏不可複製的那一天。如果説時光的藤蔓攀爬著光陰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轉的一枝。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4月29日(週六)晚播出了第十一期節目。節目中,《朗讀者》以“那一天”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南極科考奠基人郭琨、前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安文彬、著名表演藝術家金士傑、特級攝影師姚建中、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等嘉賓一同在朗讀中分享生命中最難忘的那一天。其中,那些令人驚奇感動的細節讓無數網友在感嘆的同時忍不住為之點讚。  郭琨曝南極科考站勵志建站史獲網友致敬  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591人組成的南極科考隊從上海奔赴南極。他們的任務,是建設我國第一座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其中的領頭人,就是後來的長城站站長,科學家郭琨。  為了這次建站行動,郭琨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在1983年9月的第十二次南極協商國會議上,由於中國當時還未在南極建立考察站,因此在表決環節,以郭琨為首的代表團被委婉地請出了現場。這件事給了郭琨極大的刺激——祖國已經開始走向富強,卻連在南極會議上發聲的資格都沒有,這是他不能允許的。  為了民族榮譽和國家尊嚴,中國第一座南極考察站的建設緊鑼密鼓地展開。在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幾乎零經驗的考察隊僅用40天就建成了長城站。那一天,所有人都無比激動,接連去敲銅鑼,居然把那個鑼敲出一個大洞。節目中,郭琨頗為感慨地表示:“當時我們一般四五點就起來幹活,連軸幹,很多人因此都受傷了。前蘇聯站站長知道説不可能,親自看到後特別驚訝,還問我們隊員一天能拿多少錢,我們説不給錢也幹,你給我們一天一萬也不幹。”  1988年,國家又決定在南極圈內建立第二座科考站中山站,當時郭琨得又到了不少外國同行的警告,表示想要達成這個目標肯定會困難重重。果然,在去建站點的路途中,郭琨等人就遇上了罕見的特大冰崩,當時翻下來的冰川距離船大概只有2到3米,船上的不少人已經穿起西裝,刮上鬍子,把皮鞋擦亮,以為船毀人亡,甚至還有船員已經開始寫遺書準備後事了。所幸的是,在船的前頭髮現了大約30米寬的裂縫,大傢夥下定決心往前衝,終於死裏逃生,就連在一旁的主持人董卿也不禁説道:“上天還是眷戀咱們這條科學考察船隊啊!”這段驚險的口述歷史也讓觀眾們對這些無私無畏的開拓者充滿了敬意,有網友直言:“為了科學,為了國家,為了人類,正是有像郭老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南極科考人員,在那個冰封雪埋的世界裏艱苦奮鬥,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才有了從1984年中國第一次登上南極喬治王島,到現在中國在南極建成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的偉大成就。”  安文彬憶香港回歸典禮細節感動網友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在香港回歸交接典禮上,中國國旗準時升起,香港的主權如期回歸祖國。恍然間,那一天也已經快過去整整20年了。作為籌備香港回歸交接典禮任務的主要負責人,時任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的安文彬眼中的那一天,與大眾感受到的還十分不同。  在這場涉及到主權回歸的盛事中,每一個環節如何處理,能否保證不出差錯,都足以影響國家榮譽,因此安文彬必須將每件事都策劃得天衣無縫。其中,僅僅為了讓英國國旗提前2秒降落,好為演奏中國國歌做準備,安文彬就與英方代表進行了16次談判。  安文彬表示,當時,英國代表戴維斯試圖鑽一百多年前簽訂的條文漏洞,以沒規定具體幾點幾分為由拒絕在時間上讓步。而安文彬則十分強硬地表態,按照慣例理解,就是零時零分零秒香港主權回歸。面對英國人的百般刁難,安文彬忍無可忍站起身來義正言辭地表態:“香港被英國殖民者掠走佔有150多年,今天香港主權回歸,我們只要求兩秒鐘。”最終,英國人終於妥協讓步。  節目中,安文彬朗讀了一段《可愛的中國》獻給二十年前的那一天以表達對祖國的情感。不少網友在了解到這些背後的細節後紛紛被這位有著強大氣魄的外交官打動,紛紛直呼“看哭了”,還有網友表示:“看到安老喜極而泣的那一刻我不禁也落了淚,兩秒之爭爭的就是國家的尊嚴和主權,無論談判過程多麼艱辛,安先生都以他那顆熱忱的愛國之心維護著中國對香港的主權,我看到了老一輩中國外交官的精神。”
    2017-05-02 14:01:33朗讀者
  • 張艾嘉登《朗讀者》講述女人的故事與味道(圖)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裏寫道: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或許因為它只存在於心裏,所以提起“味道”這個詞,伴隨的往往都是記憶。4月22日,央視《朗讀者》將以“味道”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著名導演張艾嘉、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得主葉錦添、都市愛情小説掌門人張小嫻、杭幫菜掌門人胡忠英、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純等嘉賓一起在朗讀中分享記憶中與“味道”有關的故事。  古詩詞大師葉嘉瑩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從第一期節目中的“中國英法翻譯第一人”許淵衝到後來的“敦煌女兒”樊錦詩、“中國焊接學科奠基人”潘際鑾,《朗讀者》的舞臺上時常會出現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師。本期節目中,又有一位這樣的大師登臺,她就是已經93歲高齡的中國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師葉嘉瑩。  葉嘉瑩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後師從於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學習,深得老師的賞識。1945年大學畢業後,葉嘉瑩便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先後於多所世界著名大學教授中國古典文化,去年還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生成就獎。她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教學,獲得了使古典詩詞于當代「再生」的讚譽。  葉嘉瑩曾説過:“我以為中國古典詩歌之生命,原是伴隨著吟誦之傳統而成長起來的。古典詩歌中的興發感動之特質,也是與吟誦之傳統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於吟誦詩詞這一活動,葉嘉瑩一直十分倡導。而吟誦,其實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讀。在本期節目中,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師將在《朗讀者》中暢談古典詩詞文化對自己人生的影響,併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歲月女神”張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與味道  提起張艾嘉,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都是——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而對於女人來説,“故事”幾乎就等同於她的“味道”。  作為一個明星,張艾嘉從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齡。在節目中,當被問到如何界定年齡的味道時,她坦言:“一切都來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對於女人的味道,張艾嘉也用自然來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嘗的,我相信味道是來自於你自己人生的態度,你怎麼看待自己,那你散發出來的東西是自然的,那個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經,李宗盛為張艾嘉寫的一首《愛的代價》被無數人奉為最能代表愛戀成長的經典。但在當時,張艾嘉還覺得這首歌的名字“有點土”。而前兩年再唱這首歌的時候,張艾嘉卻發現自己的心與這首歌産生了強烈的共鳴:“這個心經歷過更多的事情了,就覺得歌裏面幾乎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和故事,所以特別感傷。”  究竟這樣一位充滿故事和味道的張艾嘉會為大家帶來怎樣的朗讀?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央視《朗讀者》。
    2017-04-21 15:33:13朗讀者
  • 《朗讀者》超過1200歲的朗讀如何燃爆年輕人
      近日,最新一期《朗讀者》再度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這次的主角是一組以中科院院士潘際鑾為首的清華大學“朗讀天團”,他們的年齡加起來超過1200歲,但他們帶給觀眾的最強烈的感受卻是一個極為“少年”的詞——燃!  節目中,潘際鑾講述了自己從10歲開始歷經抗戰、異地求學,及投身焊接事業,為創造征服世界的中國高鐵與核電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頂尖的焊接技術的一生。整個過程中,年邁的老院士始終透著一股充滿少年氣的單純。而當十三位清華功勳級老院士、老師和校友一同朗讀起那封著名的《告全國民眾書》時,更是仿佛帶著我們回到了那個激昂的屬於他們的少年時代。  少年:從10歲到90歲不變的單純  作為書香門第家的孩子,潘際鑾先生自幼就非常自強愛學習。10歲時,一場盧溝橋事變,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生在那個時代的潘際鑾先生的命運。因為家鄉被毀,從那以後,潘際鑾開始了異鄉求學的旅途。在戰爭中輾轉,潘際鑾看遍了這個國家的悲愴與傷痛。在節目中,潘老先生説:“我們唸書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國、回家,這麼三句話。”  抗戰勝利後,潘際鑾的家已經沒了。無敵可抗,無家可歸,但這個國家還需要他們這些科學家去拯救。潘際鑾回到清華,師從清華機械工程學系奠基人之一的李輯祥學習焊接工程,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這份事業。作為中國焊接技術學科的奠基人,在他的主導下,創建了哈工大和清華大學的焊接專業,並讓這一學科得到了世界先進水準。享譽世界的中國高鐵和核電站正是因為他所建立的焊接技術才得以實現。  他説,我這一輩子都在我的工作上,技術上的事全都清楚,家裏的事都不清楚。直到現在,90歲的潘際鑾還奮戰在科研一線,帶著四位80多歲的老院士以及一幫年輕的博士生繼續攻克焊接工程難題。  燃,代表一腔熱血,代表少年意氣。少年最容易燃,因為他們單純。而潘際鑾先生在朗讀中産生的那種熱血沸騰的少年感,就來源於對祖國、對事業的單純。  熱血:超過1200歲的“最燃”朗讀  在這場朗讀中,除了親臨現場的潘際鑾先生,還有十二位年過耋耄的老人。他們中最年輕的錢易先生,是國學大師錢穆的女兒,如今也已經81歲了,而最年長的王繼明先生,如今更是已經101歲。潘際鑾先生所經歷過的那些歲月,他們也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甚至更老一輩的人來説,抗戰都是存在於書本上的歷史。但對於這些老人來説,抗戰是他們曾切身感受過的經歷。這封《告全國民眾書》出自清華學生蔣南翔。沒有人比他們更合適朗讀這段文字,因為他們就是讀著這段文字成長的。在即將到來的清華大學106年校慶到來之前,這群清華功勳級校友一同為母校獻上了這份特殊的禮物。這背後的故事和情感,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在這期《朗讀者》中,潘際鑾和這群老前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已經快忘卻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展現了愛國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是在網絡上謾罵與叫囂戰爭,而是為了國家的強盛奮發圖強。
    2017-04-18 09:53:18朗讀者
  • 文化綜藝折射青年傳統文化熱
      《中國詩詞大會》已走到第五季。文化類綜藝能有這樣的生命週期,並且未見明顯頹勢,就當下而言,有著足夠豐富的意義和內涵。  從2016年至今,《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國家寶藏》等多檔文化類綜藝,不斷贏得收視率和口碑的雙重認可。從模式上看,這些文化類綜藝既不像港臺綜藝模式“嘻嘻哈哈”,不像歐美綜藝模式受“條條框框”限制,也不像韓國綜藝模式“大喊大叫”的風格,更符合中國國情、更接中國地氣兒,在劇情節奏、情感認知、價值理念、文化身份上,與電視機前、各類平板電腦和手機螢幕前的青年觀眾,有著更為貼近的文化心理距離。  就算是在今天,在相當一部分人的腦海中,一提起傳統文化、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一定程度上還是會有刻板、保守的印象,很少會將這些話題與青年文化、青年亞文化聯繫起來。然而近幾年來,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介所折射出來的一系列新鮮、紛繁的文化經驗,卻從根本上顛覆了這種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看法。  事實上,當下的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表現出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熱情。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紀錄片、文化類綜藝近三年來的“突然”熱播,大大超出了既往所有理論分析框架的解讀範圍。  對於當代青年迸發出的傳統文化熱情,我們要加倍珍惜和重視。中國廣大青年群體,正在作為電影、電視、移動互聯網等各類文化産業的消費主體,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源源不斷地登上歷史舞臺。橫向對比日本的“低慾望一代”,看看西歐、南歐、北美發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中國青年群體作為文化産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增量意義,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在這個維度上,這一波被譽為“清流”的文化類綜藝是不是一種生命力更長、效益産出週期更持續的模式?能不能在較為豐富的層次上滿足來自三四線城市和廣大縣級市的廣大青年群體的文化娛樂需求?這些關鍵性問題都還有待進一步評估。“清流”文化類綜藝背後的傳統文化熱所影響的範疇,恐怕也不只局限在其自身行業範圍內,還將輻射到其他多個領域。(作者:孫佳山 )
    2020-02-12 09:34:38朗讀者
  • 《朗讀者》獲上海電視節最佳季播節目唯一大獎
      6月16日晚,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開幕,經過三天緊張地評選,本屆白玉蘭獎結果一一揭曉,見證榮耀誕生。  一、高而不冷,豐富而美好,《朗讀者》獲得最佳季播電視節目唯一大獎  頒獎典禮上,張君甯與蔣昌建作為頒獎嘉賓頒發最佳季播節目與周播節目獎項,《朗讀者》第一季與《開講啦》分別榮獲以上獎項。節目的製作人、主持人董卿著一襲優雅長裙上臺領獎,她坦言第一次作為製作人登臺很緊張,感謝白玉蘭獎對節目的厚愛,隨後簡單分享了作為媒體人、製作人的感受。她通過分享青年圍棋手柯潔的採訪,表明:“人永遠比機器更加高貴。而《朗讀者》  節目也就是希望能夠彰顯這樣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作為媒體人,她表示有義務為文化傳承做出貢獻:“中央電視臺作為一個國家媒體,也可以説在這樣一個喧囂的時代重新把目光又投注到了最簡單也最豐富,最質樸也最深刻的文字的世界,就是要扛起這樣一面文化的大旗,我們作為媒體人,也理應在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這條道路上,一往直前,始終如一。”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朗讀者》再次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  6月13日,董卿在上海白玉蘭電視節開幕論壇上作以《以文學之名 叩問生命》為主題的演講,分享了《朗讀者》製作的臺前幕後。  真人秀節目四起、娛樂至死的氛圍中,娛樂化同質化競爭激烈,《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漢字英雄》《見字如面》等文化類節目看似窄眾,卻憑藉著有營養的內容、豐富的節目形態、各具特色的敘述或表現,打破了傳統刻板印象,收穫了高口碑。同時,在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中,閱讀變得碎片化圖片化,深度閱讀日漸式微,書本難以給心靈滋養。而在董卿看來,朗讀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由此,一檔品味閱讀的欄目《朗讀者》被孵化而生。  董卿首次作為節目獨立製作人,將她作為主持人長達20多年電視經驗全情綻放,從節目創意到立項,到嘉賓的選擇,到舞臺、燈光、開場札記,到經費、贊助商、播出平臺等,她都事無巨細參與。《朗讀者》于2月18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黃金時間聯合播出,董卿在首播開篇中深情講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   三、給生命以敬畏,給文學以禮遇,現象級節目對社會全方位的影響  從首期的“遇見”到“陪伴”、“選擇”、“禮物”、“第一次”、“眼淚”、“告別”、“勇氣”、“家”、“味道”、“那一天”、“青春”,12期主題看似平實無奇,實則都具有強大的情感張力與包容力,經由嘉賓的講述與朗讀,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在文字與心靈的共振中,溫和而有力量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讓觀眾遇見大千世界,重新認識自己,認知世界。  董卿説:“絕不要低估觀眾的審美與判斷,必須拿出最專業的態度和最大的誠意面對他們。”她想得對也做到了,節目得到了觀眾最好的回饋,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季播電視節目實至名歸。
    2017-06-19 11:16:01朗讀者
  • 郭琨曝南極科考站勵志建站史 獲網友致敬
      人這輩子,不是活過了多少日子,而是記住了多少日子,每一個被你記住的日子都將成為生命裏不可複製的那一天。如果説時光的藤蔓攀爬著光陰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轉的一枝。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4月29日(週六)晚播出了第十一期節目。節目中,《朗讀者》以“那一天”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南極科考奠基人郭琨、前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安文彬、著名表演藝術家金士傑、特級攝影師姚建中、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等嘉賓一同在朗讀中分享生命中最難忘的那一天。其中,那些令人驚奇感動的細節讓無數網友在感嘆的同時忍不住為之點讚。  郭琨曝南極科考站勵志建站史獲網友致敬  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591人組成的南極科考隊從上海奔赴南極。他們的任務,是建設我國第一座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其中的領頭人,就是後來的長城站站長,科學家郭琨。  為了這次建站行動,郭琨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在1983年9月的第十二次南極協商國會議上,由於中國當時還未在南極建立考察站,因此在表決環節,以郭琨為首的代表團被委婉地請出了現場。這件事給了郭琨極大的刺激——祖國已經開始走向富強,卻連在南極會議上發聲的資格都沒有,這是他不能允許的。  為了民族榮譽和國家尊嚴,中國第一座南極考察站的建設緊鑼密鼓地展開。在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幾乎零經驗的考察隊僅用40天就建成了長城站。那一天,所有人都無比激動,接連去敲銅鑼,居然把那個鑼敲出一個大洞。節目中,郭琨頗為感慨地表示:“當時我們一般四五點就起來幹活,連軸幹,很多人因此都受傷了。前蘇聯站站長知道説不可能,親自看到後特別驚訝,還問我們隊員一天能拿多少錢,我們説不給錢也幹,你給我們一天一萬也不幹。”  1988年,國家又決定在南極圈內建立第二座科考站中山站,當時郭琨得又到了不少外國同行的警告,表示想要達成這個目標肯定會困難重重。果然,在去建站點的路途中,郭琨等人就遇上了罕見的特大冰崩,當時翻下來的冰川距離船大概只有2到3米,船上的不少人已經穿起西裝,刮上鬍子,把皮鞋擦亮,以為船毀人亡,甚至還有船員已經開始寫遺書準備後事了。所幸的是,在船的前頭髮現了大約30米寬的裂縫,大傢夥下定決心往前衝,終於死裏逃生,就連在一旁的主持人董卿也不禁説道:“上天還是眷戀咱們這條科學考察船隊啊!”這段驚險的口述歷史也讓觀眾們對這些無私無畏的開拓者充滿了敬意,有網友直言:“為了科學,為了國家,為了人類,正是有像郭老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南極科考人員,在那個冰封雪埋的世界裏艱苦奮鬥,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才有了從1984年中國第一次登上南極喬治王島,到現在中國在南極建成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的偉大成就。”  安文彬憶香港回歸典禮細節感動網友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在香港回歸交接典禮上,中國國旗準時升起,香港的主權如期回歸祖國。恍然間,那一天也已經快過去整整20年了。作為籌備香港回歸交接典禮任務的主要負責人,時任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的安文彬眼中的那一天,與大眾感受到的還十分不同。  在這場涉及到主權回歸的盛事中,每一個環節如何處理,能否保證不出差錯,都足以影響國家榮譽,因此安文彬必須將每件事都策劃得天衣無縫。其中,僅僅為了讓英國國旗提前2秒降落,好為演奏中國國歌做準備,安文彬就與英方代表進行了16次談判。  安文彬表示,當時,英國代表戴維斯試圖鑽一百多年前簽訂的條文漏洞,以沒規定具體幾點幾分為由拒絕在時間上讓步。而安文彬則十分強硬地表態,按照慣例理解,就是零時零分零秒香港主權回歸。面對英國人的百般刁難,安文彬忍無可忍站起身來義正言辭地表態:“香港被英國殖民者掠走佔有150多年,今天香港主權回歸,我們只要求兩秒鐘。”最終,英國人終於妥協讓步。  節目中,安文彬朗讀了一段《可愛的中國》獻給二十年前的那一天以表達對祖國的情感。不少網友在了解到這些背後的細節後紛紛被這位有著強大氣魄的外交官打動,紛紛直呼“看哭了”,還有網友表示:“看到安老喜極而泣的那一刻我不禁也落了淚,兩秒之爭爭的就是國家的尊嚴和主權,無論談判過程多麼艱辛,安先生都以他那顆熱忱的愛國之心維護著中國對香港的主權,我看到了老一輩中國外交官的精神。”
    2017-05-02 14:01:33朗讀者
  • 張艾嘉登《朗讀者》講述女人的故事與味道(圖)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裏寫道: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或許因為它只存在於心裏,所以提起“味道”這個詞,伴隨的往往都是記憶。4月22日,央視《朗讀者》將以“味道”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著名導演張艾嘉、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得主葉錦添、都市愛情小説掌門人張小嫻、杭幫菜掌門人胡忠英、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純等嘉賓一起在朗讀中分享記憶中與“味道”有關的故事。  古詩詞大師葉嘉瑩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從第一期節目中的“中國英法翻譯第一人”許淵衝到後來的“敦煌女兒”樊錦詩、“中國焊接學科奠基人”潘際鑾,《朗讀者》的舞臺上時常會出現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師。本期節目中,又有一位這樣的大師登臺,她就是已經93歲高齡的中國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師葉嘉瑩。  葉嘉瑩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後師從於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學習,深得老師的賞識。1945年大學畢業後,葉嘉瑩便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先後於多所世界著名大學教授中國古典文化,去年還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生成就獎。她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教學,獲得了使古典詩詞于當代「再生」的讚譽。  葉嘉瑩曾説過:“我以為中國古典詩歌之生命,原是伴隨著吟誦之傳統而成長起來的。古典詩歌中的興發感動之特質,也是與吟誦之傳統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於吟誦詩詞這一活動,葉嘉瑩一直十分倡導。而吟誦,其實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讀。在本期節目中,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師將在《朗讀者》中暢談古典詩詞文化對自己人生的影響,併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歲月女神”張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與味道  提起張艾嘉,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都是——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而對於女人來説,“故事”幾乎就等同於她的“味道”。  作為一個明星,張艾嘉從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齡。在節目中,當被問到如何界定年齡的味道時,她坦言:“一切都來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對於女人的味道,張艾嘉也用自然來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嘗的,我相信味道是來自於你自己人生的態度,你怎麼看待自己,那你散發出來的東西是自然的,那個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經,李宗盛為張艾嘉寫的一首《愛的代價》被無數人奉為最能代表愛戀成長的經典。但在當時,張艾嘉還覺得這首歌的名字“有點土”。而前兩年再唱這首歌的時候,張艾嘉卻發現自己的心與這首歌産生了強烈的共鳴:“這個心經歷過更多的事情了,就覺得歌裏面幾乎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和故事,所以特別感傷。”  究竟這樣一位充滿故事和味道的張艾嘉會為大家帶來怎樣的朗讀?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央視《朗讀者》。
    2017-04-21 15:33:13朗讀者
  • 《朗讀者》超過1200歲的朗讀如何燃爆年輕人
      近日,最新一期《朗讀者》再度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這次的主角是一組以中科院院士潘際鑾為首的清華大學“朗讀天團”,他們的年齡加起來超過1200歲,但他們帶給觀眾的最強烈的感受卻是一個極為“少年”的詞——燃!  節目中,潘際鑾講述了自己從10歲開始歷經抗戰、異地求學,及投身焊接事業,為創造征服世界的中國高鐵與核電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頂尖的焊接技術的一生。整個過程中,年邁的老院士始終透著一股充滿少年氣的單純。而當十三位清華功勳級老院士、老師和校友一同朗讀起那封著名的《告全國民眾書》時,更是仿佛帶著我們回到了那個激昂的屬於他們的少年時代。  少年:從10歲到90歲不變的單純  作為書香門第家的孩子,潘際鑾先生自幼就非常自強愛學習。10歲時,一場盧溝橋事變,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生在那個時代的潘際鑾先生的命運。因為家鄉被毀,從那以後,潘際鑾開始了異鄉求學的旅途。在戰爭中輾轉,潘際鑾看遍了這個國家的悲愴與傷痛。在節目中,潘老先生説:“我們唸書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國、回家,這麼三句話。”  抗戰勝利後,潘際鑾的家已經沒了。無敵可抗,無家可歸,但這個國家還需要他們這些科學家去拯救。潘際鑾回到清華,師從清華機械工程學系奠基人之一的李輯祥學習焊接工程,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這份事業。作為中國焊接技術學科的奠基人,在他的主導下,創建了哈工大和清華大學的焊接專業,並讓這一學科得到了世界先進水準。享譽世界的中國高鐵和核電站正是因為他所建立的焊接技術才得以實現。  他説,我這一輩子都在我的工作上,技術上的事全都清楚,家裏的事都不清楚。直到現在,90歲的潘際鑾還奮戰在科研一線,帶著四位80多歲的老院士以及一幫年輕的博士生繼續攻克焊接工程難題。  燃,代表一腔熱血,代表少年意氣。少年最容易燃,因為他們單純。而潘際鑾先生在朗讀中産生的那種熱血沸騰的少年感,就來源於對祖國、對事業的單純。  熱血:超過1200歲的“最燃”朗讀  在這場朗讀中,除了親臨現場的潘際鑾先生,還有十二位年過耋耄的老人。他們中最年輕的錢易先生,是國學大師錢穆的女兒,如今也已經81歲了,而最年長的王繼明先生,如今更是已經101歲。潘際鑾先生所經歷過的那些歲月,他們也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甚至更老一輩的人來説,抗戰都是存在於書本上的歷史。但對於這些老人來説,抗戰是他們曾切身感受過的經歷。這封《告全國民眾書》出自清華學生蔣南翔。沒有人比他們更合適朗讀這段文字,因為他們就是讀著這段文字成長的。在即將到來的清華大學106年校慶到來之前,這群清華功勳級校友一同為母校獻上了這份特殊的禮物。這背後的故事和情感,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在這期《朗讀者》中,潘際鑾和這群老前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已經快忘卻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展現了愛國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是在網絡上謾罵與叫囂戰爭,而是為了國家的強盛奮發圖強。
    2017-04-18 09:53:18朗讀者
朗讀者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承擔製作,于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黃金時間聯合播出。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