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返穗援鄂醫療隊分享援助經歷

先期返穗援鄂醫療隊結束休整,親友接他們回家。廣州市新聞辦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從3月20日開始,廣州市援助湖北醫療隊分批返回,截至4月2日已返回6批次64人。他們需要集中休整14天再返回家中。4月3日,先期返回的廣州援鄂醫療隊員結束休整。他們第一時間跟媒體分享了在抗疫前線的感人故事。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醫生高渝峰,是廣東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廣州醫療隊隊長。2月9日,他與隊員們抵達武漢,進駐東西湖方艙醫院。那是當時武漢最大的方艙醫院,東西湖區位於武漢疫情最嚴重地區之一。從到達武漢時最初的恐慌,到緊張的入艙前準備,再到入艙工作後的適應。高渝峰説,仿佛昨日,歷歷在目。
“我們肩負使命,揮灑汗水,頑強戰鬥,直到東西湖方艙醫院患者全部康復出院,歷時41天出色地完成了這次馳援任務。”高渝峰説回到廣州後,也時常回憶著這段難忘的歲月,“患者寫給隊友的感謝信裏這樣寫道——‘為什麼我的眼睛常含淚水,那是因為我總是被感動’ ,‘我要對我的祖國高呼一聲,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仍做中國人!’”
廣州援鄂醫療隊員在結束休整的地方種下一棵“生命樹”。廣州市新聞辦供圖
2月14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李愛國率領隊伍整建制加入湖北荊州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進行抗疫工作。他説抗疫期間令人感動的事很多,但是最讓他動容的,是在抗疫一線樸素而溫暖的醫患情深。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要長期住在隔離病房,他們往往出現焦慮和悲觀的情緒。李愛國要求所有隊員,既是白衣戰士,也要是愛心天使,要親近病人、關心病人。“不少老年病人進食不好,我們的隊友主動拿出自己的營養液送給病人飲用;2月的荊州天寒地凍,有的隊員拿出自己的電熱毯送給病人禦寒;有的隊員和患者阿姨成了好朋友,經常會帶上一碗麵、帶上一碗湯,讓他們嘗一嘗廣東味道;有的隊員經常幫患者梳頭,編各種辮子,讓看似冰冷的隔離病房也能想起歡聲笑語,醫患成了親人。”李愛國説,隊員們做到了讓每一位病人感受到來自廣東的關愛。
廣州市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的陳展標,是一名90後男護士。他坦率地告訴大家,在武漢期間淚點都變低了。“我們和武漢人民從素不相識到生死之交,從毫無關係到親如家人。一個月的時間,千絲萬縷的情意讓我的淚點越來越低,內心卻越來越強大。”陳展標説,雖然人已回來,時常想念武漢。“回來後,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起床就拿出手機説一説武漢的新聞,我想自己早已經把那裏當成自己第二個家鄉了。”
從2月上旬抵達湖北的風雪交加,到3月底啟程返回廣州的春暖花開,歷時一個多月的抗疫工作展現了花城兒女的英雄氣概和大愛無疆,彰顯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和濃濃情義。
據悉,廣州先後派出援助湖北醫療隊14批次,醫務人員148人,涉及市、區屬17家醫院,涵蓋重症、呼吸、傳染、心理等一線急缺救護專業。目前,廣州仍有84名醫療隊員堅守支援湖北武漢抗疫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