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 為了滿足國內“黑燈工廠”的建設需求,光谷立得空間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運用“天—空—地”一體化移動測量技術自主研發出“鐵木牛”智慧工廠AI司機,實現了全天候智慧無人運輸。
  • 從海上到地下,在漢央企三峽集團多項業務應用智慧機器人裝備,硬核科技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作業強度。
  • 2月26日,在第十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即將來臨之際,襄陽市第四十八中學利用週末時間,組織學生來到襄陽市科技館地球家園展廳,給孩子們帶來一場生動有趣的保護野生動物的科普課堂。
  • 日前,“縣域普通高中高品質發展與提升路徑研究”開題報告會暨湖北青於藍“縣中振興”校長論壇在武漢召開,標誌著教育大省湖北“振興縣中”的學術行動在全國率先開啟。
  • 近日,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教育局公佈了2022年學生體質健康進校抽測小學五年級成績。數據顯示,該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抽測合格率100%的學校比去年提高了20%,優秀率比去年提高了25%。
  • 最後一個月如何安排訓練?如何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盡可能調整好狀態、在比賽中提升成績?記者採訪了運動、醫學方面的專家以及馬拉松的資深愛好者,與參賽者分享最後一個月的備戰經驗和注意事項。
  • 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公佈的國家創新型産業集群名單,咸寧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創新型産業集群上榜,加上此前入選的智慧機電創新型産業集群,鄂南大地已形成兩大國家級創新型産業集群“並駕齊驅”的發展態勢。
  • 2月25日晚,俯瞰曇華林人文小鎮,一棟棟中式傳統老建築與北歐風格的老房子被“點亮”,山間小道上、文創店裏擠滿遊人。曇華林的夜經濟繁榮,見證了武漢消費市場快速恢復。
  • 3月17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發佈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世界級文旅觀光、生態休閒濱水之城,國際化時尚藝術、活力健康大學之城和全方位數字生活、新型消費創新之城。
  • 2月24日從在鄂企業中鐵科工集團獲悉,800噸海工起重船成功交付浙江交工集團,即將應用於國內第一超水深跨海大橋——東吾洋特大橋橋墩和梁片吊裝工作。
  • 2月22日,武漢市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關於加快推進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發展,推動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案》辦理工作方案的報告。
  • 2022年孝感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營業收入達到3591.05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加619.27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營業收入、新晉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均居全省第4位。
  • 連日來,黃岡市黃州區組織醫療力量下沉鄉村、社區,32輛流動醫療車開進鄉村、社區,到府為群眾體檢、送醫藥、科普防疫知識。
  •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中心院區)是武漢市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提高公共衛生工作水準而建設的“四區兩院”之一,將進一步豐富區域醫療資源,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醫療服務水準。
  • 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2月2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在湖北省率先設立皮膚罕見病門診。
  • 為更好地發揮定點藥店購藥報銷“一站式”服務的功能,國家醫保局也將探索推進電子處方流轉,更好地解決購藥結算的需要。截至目前,武漢門診統籌定點零售藥房增加到了5094家,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多選擇、更多便利。
  • 省婦聯主要負責人表示,“兩癌”檢查和救助工作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民生工程,全省婦聯組織將繼續努力,切實維護患病低收入婦女的合法權益,盡最大努力關懷幫助更多患病婦女,切實為她們排憂解難。
  • 2022年,湖北省決定拿出6億多元資金,在2022年至2024年的三年時間內,為全省1267萬名35歲—64歲的城鄉婦女進行宮頸癌免費篩查,在全國率先實現省一級宮頸癌免費篩查“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