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 福州鼓樓:​産業創新加“數”奔跑
    福州軟體園、高新區洪山園匯聚企業近1500家,包括主機板上市企業12家、上市企業分支機構1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7家。
  • 福州瞄準“專精特新”賦能中小企業加速跑
    福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提高中小企業服務效能,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更好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韌性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助力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 廈門文旅局發佈《關於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復蘇若干措施的通知》,對市民、遊客和在廈人員推出系列優惠鼓勵措施,通過發放文旅消費券、鼓勵招徠遊客及支援商業演出等手段,著力激發文旅消費潛力,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復蘇。
  • 近年來,廈門積極發揮優勢發力“文旅+”,深化文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文化旅遊高品質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遊休閒城市和國際濱海花園旅遊名城。
  • 福州擁有19處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辦法》還針對歷史文化街區中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的活化利用設立專章,規範準入要求、使用期限、整改情形等。
  • 南平各地旅遊推廣採用線上線下聯動發力的方式,進一步拓寬受眾、豐富內容和形式,提升旅遊景點知名度,推動旅遊市場加速“重啟”。
  • 寧德公安機關開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統一行動
    寧德公安機關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統一行動,以“五查一宣防”為重點,及時打擊查處現行違法犯罪活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 漳州:全國首創生態環境技術調查官制度
    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國首創生態環境技術調查官制度,填補了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輔助制度空白,破解了生態修復難以落地的堵點,真正形成“誰破壞誰修復、在哪破壞就在哪修復”的生態司法治理實踐新樣本。
  • 上半年全省各級醫保部門共現場檢查6666家定點醫藥機構,處理違法違規定點醫藥機構1988家,其中:解除醫保協議15家、移交司法機關2家,處理違法違規參保人237人,共追回違規或違約金額2.23億元。
  • 此次福州創新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方式,實現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與國家“雙碳”戰略的有機銜接,是海洋碳匯價值補償在我省的一次成功實踐,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意義重大。
  • 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行動,突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商品,嚴厲打擊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截至6月底,立案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83件,罰沒款938.25萬元。
  • 平臺對標國家營商環境評價,聚焦執行合同、辦理破産等重點指標,開發數據介面對接省法院司法大數據平臺,設置“日常監測、政策落實、滿意度調查、亮點舉措、指標預警”5個模組。
  • 閩都創新實驗室取得技術突破
    日前,由中科院物構所、閩都創新實驗室、福州大學團隊及兆元光電多方合作的全彩MicroLED項目一期已近尾聲。這項技術將填補國內外在該研發領域的空白,並打破國外在高端顯示領域原材料方面的壁壘。
  • 福州市科創走廊載體加速建設
    金山橘園智慧産業園A地塊是最早交付的地塊,也是福州市傳統産業園區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項目定位為倉山區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總投資10.9億元,總建築面積14.8萬平方米。
  • 福州河長制工作“省考”名列前茅
    在治水方式上,福州市多管齊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的生態保護修復理念進行“水岸同治”。
  • 福州:福山郊野公園處處是景
    未來,這個取名于“州西北,有福山”的公園,還將聚集更多新“福氣”。按照規劃,福山郊野公園將啟動三期工程建設,讓遊客在“看山看城看江”的風光線中領略福州山水城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