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條鐵軌”連起“兩座工廠”
2018-04-02 09:39:56  |  來源:經濟日報  |  編輯:許煬

  因為中歐班列,兩座相隔萬里的工廠完成了“門到門”的無縫連接。這個過去無法想像的場景,如今在華晨寶馬瀋陽鐵西工廠成為現實。

  3月20日,首趟搭載著變速箱、汽車大燈等進口零配件的中歐班列快速駛入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在位於華晨寶馬鐵西工廠的海關監管場地,瀋陽海關關員迅速對集裝箱內貨物查驗並完成放行手續。隨即,這些零配件被運送到車間的裝配線上。高效能的監管服務,讓德方僱員頻頻豎起大拇指,更讓他們“點讚”的,是運輸流程的“一氣呵成”:從德國雷根斯堡始發,歷時20天,全程鐵路運輸,直達裝配車間。

  “以往,從歐洲進口的鐵路集裝箱均要運至瀋陽東站,經海關驗核放行後,再通過貨車轉運至中德(瀋陽)産業園,其間有40多公里的路程,還需多轉運兩次,費時又費力。”貨代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歐班列打通了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貨物無須再從火車裝卸轉換到貨車,既幫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快捷高效環保,搭建了一條方便快捷的綠色物流通道。

  在瀋陽海關企業管理科關員劉繼文看來,中歐班列直接駛入華晨寶馬工廠,實際上幫助企業實現了“零庫存”管理,同時也對政府的服務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歐班列的背後,涉及中德兩國企業、海關、鐵路等多個部門的協同配合。沒有‘一帶一路’建設,根本就做不到!”

  隨著國家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德(瀋陽)産業園作為“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戰略合作試驗區,吸引了寶馬、本特勒、海斯坦普等企業入駐。中歐班列的直達,有望進一步完善産業園營商環境,提升園區發展競爭力。

  中歐班列駛入華晨寶馬,是瀋陽海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遼沈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的一個縮影。據統計,2017年瀋陽市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9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6%,其中出口97.8億元人民幣,增長11.3%;進口99.6億元人民幣,增長43.7%。

  “我們將結合海關企業信用管理制度,以企業為單元量身定制監管方案,對華晨寶馬等大型重點企業實行‘一站式’‘點對點’的政策扶持,在為企業打造高效便捷通關環境的基礎上,努力營造與國際化接軌、具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瀋陽海關關長程宏飛説。(記者 顧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