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貴陽市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現場會在修文縣小箐鎮崇恩村舉行,省委常委、省政府黨組副書記、貴陽市委書記李再勇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書記孫志剛“確保旱地基本農田全部種植經濟效益高的經濟作物”的要求,加快推進全市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為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主持,市委副書記李岳德出席,市領導聶雪松、向虹翔、徐昊、朱麗霞、劉玉海、鐘汰甬、楊明晉出席。
會前,李再勇一行實地觀摩了修文縣小箐鎮崇恩村果樹苗木種植現場,聽取全市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情況彙報。他指出,貴陽市作為全省的“火車頭”和“發動機”,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在全省率先打響了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第一槍”。我市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工作成績可喜、任務艱巨、空間巨大,全市上下要把握工作路徑和調整導向,圍繞加快建設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著力把農村變為景區、把農舍變為旅館、將農民變為景區工作人員,切實提升城市的顏值、氣質、品質。
李再勇強調,做好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工作,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守好“兩條底線”的具體體現,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舉措,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徑,是建設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的現實需要。全市上下要堅決貫徹落實省委關於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安排部署,按照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産業化、特色化、綠色化、配套化、標準化、高效化的要求,以市、區(市、縣)為單位,抓好特色産業、特色品牌、特色基地打造,大規模種植茶、火棘、刺梨等高效經濟作物,改變祖祖輩輩種玉米的傳統,結束樣樣都有樣樣都不成規模的歷史。要以生態為重點,以品質為主線,以健康為核心,緊盯歐盟標準,強化品質監管,延長産業鏈價值鏈,為把全市農産品推向國際打好基礎,擦亮“爽爽貴陽”品牌。
李再勇要求,要切實加強黨的領導,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公平共享目標,落實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把準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方向;要夯實基層基礎,選好配強基層組織、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要注重工作統籌,把農業産業結構調整與城鄉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環境建設等工作有機統籌起來協同推進。
陳晏強調,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舉措。各級各部門要提高認識抓落實,站在政治的高度、戰略的高度、民生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不折不扣推動工作開展。要緊盯目標抓落實,細化任務、壓實責任、週密組織、有力推進,確保旱地基本農田全部種上高效經濟作物,千方百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要創新作為抓落實,把農村“三變”改革融入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全過程,強化利益聯結機制和産銷對接機制,讓廣大群眾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紅利。要加強領導抓落實,把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作為一把手工程,組專班、建隊伍,確保各項工作高品質推進。要強化督查抓落實,既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又查認識、查責任、查作風,以鐵的紀律、嚴的作風確保全市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任務順利完成。
現場會上集中觀看了全市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推進情況彙報短片,相關區(市、縣)負責人在分會場作了表態發言。
市直各部門、各區(市、縣)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