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梅在製作蠟染製品。
貴州安順梅家莊村土生土長的苗族姑娘楊彩梅,是有名的蠟染師傅,20多年來,她創作的蠟染蠟畫作品數不勝數,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作品《蠟板畫》獲“多彩貴州”能工巧匠大賽二等獎,曾獲“貴州省民族民間工藝領軍人才”、“貴州民族蠟染工藝大師”、“涼都優秀設計者”等榮譽稱號。
見到楊彩梅時,她正在做蠟染,一身傳統紋飾的苗族盛裝猶如一幅俏麗的畫卷。“小時候,母親做蠟染,我便會在一旁好奇地觀看,還時不時充當幫手。”楊彩梅説,帶著對蠟染濃厚的興趣,16歲那年,她有幸拜“東方蠟畫蠟染藝術家”楊金秀為師,開始了她的蠟染生涯。也許是緣分吧,22歲時,楊彩梅成為楊金秀的兒媳婦。
“我婆婆楊金秀,是中國蠟染藝術界的代表性人物,也是開蠟畫藝術先河之人。她設計製作的蠟畫作品和蠟染工藝品,構思巧妙,想像力豐富。”説起蠟染技藝,楊彩梅滔滔不絕,她拿出一幅蠟板畫對記者説:“這是由婆婆創作圖案,我仿製而成的作品。蠟板畫都是直接畫上去的,而且每一幅都是絕版,不可複製,也許,這就是民族技藝的神奇之處。”
“傳統蠟染最重要的還是來源於生活,傳統的藝術要發展,就要做大家喜歡的東西,增加産品的實用性。”楊彩梅説。現實中,苗族蠟染成品可以做成百褶裙、圍腰、挎包、被巾、門簾等,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現在,楊彩梅的作品遠銷上海、昆明、澳門、美國、法國、葡萄牙等地。
幾十年來,楊彩梅依然守著初心,用實際行動一直詮釋著“傳承”二字的含義。“蠟染是我們祖先創造並流傳至今,是不能丟的,把傳統技藝保留下來,將其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定要把民間文藝宣傳好,發揚光大,永不流失。”楊彩梅説。(文/圖 孫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