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鎮寧自治縣雙龍山街道搬遷安置點門口,聚集了幾十家賣年貨的商鋪,紅彤彤的對聯和各式各樣的新衣等年貨應有盡有,處處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
手裏提滿了大包小包物品的陳見平正往家趕,他説:“原來房子太破,都不好意思走親訪友,今年是搬進新家後的第一年,得好好佈置一下,到時候多請些親戚朋友過來聚聚。”
陳見平是從大寨村院府組搬進新家的村民。因常年在外務工,家鄉的老房年久失修,破爛不堪,一家7口人擠在40平方米的房屋裏。
2016年,村裏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對住房條件困難的貧困戶可搬遷到鎮裏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居住,陳見平第一時間就報了名。2017年3月,陳見平一家7口人搬進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子,並打算今年過完年後就在家門口謀業,既能賺錢,又能照顧老人和小孩。
和陳見平一樣,該安置小區第一批易地扶貧搬遷106戶440人,其中不少搬遷戶和她的想法一樣,希望能夠留在家門口就業。為此,雙龍山街道辦事處積極與該縣人社局對接,針對易地搬遷扶貧戶的情況開展就業幫扶,引導具有勞動力的搬遷戶到附近企業參加就業。據統計,僅在年前實現縣內就業數146人,縣外省內就業人數33人。
雙龍山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韋天龍説:“除了提供就業崗位,我們還為搬遷戶不定期開展烹飪培訓班、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和生豬養殖培訓班等就業技能培訓。”
搬遷戶陳延富因手腳不便,幹不了重活,通過參加養殖培訓後,打算在年後發展生豬養殖業,每頭豬每年除了能得到政府補貼1000元飼養成本費,還能獲利800元左右。
同時,陳延富用2萬元入股瀑布茶葉有限公司,第一年可固定分紅1000元,第二年1200元,第三年1400元。陳延富説:“想不到會有今天這樣的好日子,一家人不僅搬進了新家,收入也越來越穩定。”
為了讓搬遷戶能夠實現多渠道增收,雙龍山街道辦事處還幫助貧困戶將扶貧項目資金417萬元入股到貴州玄合之星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和遠東食品廠,覆蓋安置點全部搬遷戶,三年按照6%、7%、8%的比例給搬遷戶固定分紅。
下一步,雙龍山街道辦將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貧困戶的就業技能,對接境內企業,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就近務工;增加産業扶持力度,增加貧困戶的收入;爭取更多的扶貧資金入股企業,幫扶更多的貧困戶入股分紅。(記者 李卓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