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貴州:小花椒承載脫貧致富大夢想
2018-03-16 11:09:59  |  來源:貴州日報  |  編輯:羅奇波

  春節過後,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村民們在村社一體合作社的地裏,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270余名幹部職工一起,種下了一株株花椒樹苗,也種下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雖然喜慶的年味還未“散去”,趙幸畢和老伴卻整天在地裏忙活:“我把家裏的土地入股參加了合作社,每天到合作社裏打工還有80元工錢,比過年還要開心!”

  61歲的趙幸畢是貧困戶,全家五口人年收入不到4000元。如今,加入合作社後的他信心滿滿:“合作社每年拿出70%的收入用於分紅,我和老伴一把年紀了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花江鎮是省人社廳的幫扶點,為推動落實省委、省政府2018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省人社廳謀劃和支持花江鎮發展花椒産業,帶動貧困農戶創業和就業,助推脫貧攻堅。

  “花江鎮農業産業結構單一,普遍還處於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經過考察,我們發現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花椒樹生長,決定幫助當地調整産業結構,做大做強花椒産業。”省人社廳副廳長徐海濤介紹,人社廳幫助當地購置了優質花椒樹苗,將近400戶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同步引進上市企業“周黑鴨”集團公司與花江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起“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助推産業發展。“今後,我們還將幫助當地推進花椒産業附加值的提升,開發花椒粉、火鍋底料等深加工産品,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結合自身優勢,省人社廳把所有貧困戶納入人社部門的全員培訓計劃,從種植、管護、追肥、剪枝等環節組織開展全方位的技術培訓,讓所有的貧困勞動力都能掌握花椒種植技術。

  “以前我們也種花椒,但因為沒有技術收成不好,一畝收入還不到2000元,而經過改良後花椒畝收入可以達到5000元!”趙幸畢告訴記者,農技員來到當地手把手教他們剪枝等技術,如今經過修剪改良的花椒樹都長出了新芽。

  “大家都看到了實效,幹事創業的激情都被點燃了。”花江鎮黨委書記白忠明介紹,以此為契機,花江鎮將整合資源,在峽谷、壩山、木工一帶原有花椒産業的基礎上加大發展花椒力度,轉變群眾只種玉米的舊思想,流轉2000畝玉米地,以村社一體合作社為抓手,打造2000畝花椒種植示範基地促進農戶增收,讓承載著脫貧致富大夢想的小小花椒,在花江鎮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