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近年來,貴陽高新區圍繞“放管服”各項工作要求,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務服務改革上做好“加減乘”法,打出“組合拳”,實現為企業群眾減負擔,為區域經濟社會增活力。
巧做“加法”,推動審批服務一體化。
充分發揮政務服務中心隸屬於行政審批局管理的機構設置優勢,推行機構融合、職責融合和人員融合“三個融合”,有效治愈了政務大廳管理和各審批部門“兩張皮”的頑疾。
善做“減法”,切實讓權力瘦身。
貴陽高新區作為貴州省三個試點之一的國務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于2018年1月8日掛牌成立了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對改革範圍內涉及10個部門的39個行政許可事項實行集中審批,開啟了“一顆印章管審批”的行政審批新模式。行政審批局成立後,大刀闊斧實施改革,切實實現了“五減一提升”:39個行政許可由原來的10個部門審批減少為1個部門審批;39個事項原審批人員及窗口人員約70余人減少為20余人;從原來的6個審批環節,壓縮至三個環節;事項承諾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率由原來的47%提升至76%;39個集中事項整體申報材料精減將達30%以上。
勤做“乘法”,便民服務有實招。
高新區充分發揮高新區大數據和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優勢,大力實施“三+”政務服務模式。一是“標準化”+政務服務;二是“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和工商企業註冊登記“一網通辦”。三是“大數據+”政務服務,構建起一套“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全新機制。(文 周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