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8月28日至30日,貴州省人社廳“萬名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組織貴州大學、省農科院5位蔬菜專家走進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針對道真蔬菜、食用菌、辣椒産業發展問診把脈,提供深入細緻的技術服務,以人才智力服務當地産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調研指導,問診把脈。走進道真,5位專家風塵僕僕趕往蔬菜産業基地,實地了解自然環境、産業規劃、品種佈局、技術難題、銷售渠道、農戶增收等情況,查找存在問題,現場提出指導意見建議。
萬名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現場
“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品種比較單一、種植水準不高、産業融合度不夠。”貴州大學張萬萍教授在調研後説。
技術培訓,授人以漁。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張萬萍教授來到洛龍鎮,從蔬菜産業政策、種植技術、名優特品種選擇等方面對各村幹部、蔬菜合作社負責人及技術員、種植大戶進行了培訓。
“我們這裡選什麼種子好?移栽有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採摘保鮮......”在棕坪鄉辣椒種植技術培訓會上,大家一口氣提了7個問題,省農科院研究員楊紅主任一一耐心解答,並講授了辣椒輕簡化栽培技術。針對育苗技術的薄弱環節,省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賴衛進行了專題培訓。
貴州大學的徐秀紅老師則走進隆興鎮開展食用菌栽培病蟲害防治培訓,並針對道真發展林下野生菌良好的天然條件,講解了野生菌識別保護撫育技術。
“好多疑惑一下子清楚了,信心也足了。”洛龍鎮大塘村一名參加培訓的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説。
專家針對具體情況進行現場指導
建立聯繫,跟進服務。近年來,圍繞“菜縣菇鄉”的産業定位,道真蔬菜産業發展迅速。2018年,該縣種植商品蔬菜18萬畝、發展食用菌800萬棒,預計實現産值16億元以上,實現貧困人口産業全覆蓋。隨著産業的發展壯大,技術需求也日益增長。
活動是短期的,服務是長期的。每到一處,專家們都將電話等聯繫方式留給項目單位,讓大家有問題隨時打電話,他們將為道真“菜縣菇鄉”建設提供更多技術諮詢服務,助力道真産業扶貧。
據了解,貴州省人社廳2018年“萬名專家服務基層活動”將組織上百名專家深入基層,為60余個基層項目提供精準服務。(文/圖 周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