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山初度路猶長
貴州日報  2019-05-22 11:24:39

  【手記】

  曾經,貴州因為大山的阻隔,交通不便,古代文人於是留下了“鳥道羊腸,舟車不通,地狹民貧”的悲情描述。

  交通之於貴州,是“一通百通”的基礎性支撐因素,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因此,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貴州多管齊下,加快打造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隨著各方多路的“築路先鋒”挺進貴州的深山崇嶺,沉睡多年的大山被“鐺鐺”作響的鐵錘聲、壓路機的轟鳴聲所喚醒,一條條開通了的高速路成為山區農民的“脫貧路”“致富路”。

  承擔貴州劍榕高速公路建設任務的中交一公局集團就是其中一支敢打硬仗的“鐵軍”。

  作為承建劍榕高速公路項目的施工單位,他們進場後,就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盡銳進取,以“標準化、平安工地”為抓手,從流程管理,到品質嚴格管控以及運用信息化的監控等,全面紮實有效推進“品質工程”創建工作,全力確保“品質劍榕、創新劍榕、綠色劍榕、平安劍榕、廉潔劍榕”建設目標的實現。

  “品質工程”的創建,絕非是一句口號,它考驗的是一個企業的每一名職工的職業精神,考驗的是每個人是否有水滴石穿的韌性與耐心。筆者在現場的所見所聞,都充分詮釋了“品質意識”已經深入人心。

  “品質意識”的背後,是企業每一名員工對高標準要求的不打折扣的執行,更體現出對“工匠精神”的認同與堅持。

  説到匠心,不得不提到我國隋朝的著名工匠李春,他設計並建造的趙州橋,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期間經歷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響,多次戰火的驚擾,飽受無數次的風刀霜劍、冰雪雨水的沖蝕,至今仍巍然屹立,雄姿不減。

  所謂“匠心”,其實也是一種信仰,即以嚴格遵守規矩、品質標準的態度,去一絲不茍地完成産品。何謂“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有信仰的踏實和認真。

  修路,是一項百年工程,要對後代負責。正因為秉持著一顆鑄造韆鞦之業的大志,來自中交一公局集團的“築路鐵軍”們,始終堅持“品質求生存,品質促發展”的理念,每一步都走得紮實有力,落地有聲,從工程整體安全,到品質和技術的管控,都超前謀劃,嚴抓管控,確保標準化施工,以更精湛的工藝、更精細化的管理,實現了企業“脫胎換骨”的質變,賦予了“品質工程”更深的內涵!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此次,劍榕項目獲得“貴州高速公路2019年路槽交驗示範項目”的稱號,它告訴我們,作為企業的永續不斷的增長動力從哪來?又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答案永遠是:品質致勝!(作者 靖曉燕)

編輯:周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