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雲上貴州數字政務平臺 攝影 楊雲
國際在線貴州報道(楊雲):2019年5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如期而至,全球大數據發展進入“貴州時間”。
數化萬物,智在融合。融合是新時代大數據發展的最大特徵和價值所在,貴州省通過“四個融合”加速轉型升級,創造新經驗,迸發新活力,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讓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大數據的“快車道”。
“大數據及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對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有巨大潛力。從醫藥、交通運輸到農業,大數據向世界提供了促進全球進步的卓越工具。”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致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
2018年底,貴州數字經濟增加值已經佔全省GDP的26.9%,2018年增速達到24.6%。貴州全省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收入、規模以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75.8%、21.5%、15%。貴州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5.5%,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1%、增速連續23個月排名全國第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顯示,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四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
5年來,貴州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在全省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開展“數字經濟”攻堅戰,全面推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貴州在全國率先編制《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得到工信部認可,正在作為國家評估標準培育。2018年,貴州全省建設104個標杆項目、1050個示範項目,帶動融合企業1625戶,引導10124戶企業“上雲用雲”。
5年來,貴州加快大數據與鄉村振興融合,大數據成為貴州鄉村振興和農村産業革命的助推器,一批示範性大數據融合應用在鄉村加快推廣,完成“500畝以上壩區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貴州“農經雲”通過産銷對接服務,促成農産品銷售超過10億元。
5年來,貴州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融合,推動大數據在教育、醫療、旅遊、交通等領域的廣泛運用,涌現“醫療健康雲”“稅銀貸”“雲上貴州多彩寶”等典型應用,提前完成“群眾辦事100項堵點疏解”任務,人民群眾大數據獲得感持續增強。
5年來,貴州加快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的融合,加快建立以大數據驅動政務創新的“一雲一網一平臺”政務大數據建設新模式,著力打造全省政務數據“聚通用”升級版。貴州建設數據調度中心,在全國率先建立政務數據調度機制,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水準全國領先,大力推進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試點示範省、國家社會信用體系與大數據融合發展試點省建設,貴州政務服務網首批接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大數據助推政府治理模式創新獲國家肯定。
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在大數據産業領域高歌猛進,愈戰愈勇。貴州強化對現有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成功組建大數據領域首支省級政府出資設立的産業基金,貴州省大數據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144個,累計帶動項目總投資為171.35億元。貴州法規標準繼續引領全國,開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大數據安全保障省級立法工作,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揭牌建設,成立國家大數據技術標準創新貴陽基地、貴安新區基地、高新區基地、經開區基地。
貴州持續強化對大數據企業的招商力度,2018年全省共引進科大訊飛、豬八戒網、科大國創、馬蜂窩等12家知名大數據企業和223家高成長性大數據“幼苗”企業。貴州強化與大數據融合的高科技企業的招商力度,2018年貴州組織小分隊赴歐美亞地區11個國家開展高科技産業招商,共引進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共1101家。貴州強化對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引進力度,2018年貴州引進各類高層次大數據骨幹人才2000多名,新建大數據及相關業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5個,引進院士及其人才團隊10人。“智力收割機”在印度班加羅爾、俄羅斯莫斯科、美國矽谷等落地駐點,為NIIT、慧與大學、翼雲等社會力量培訓了一批大數據人才。
5年來,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四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大數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以“創新發展·數説未來”為主題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如約而至,這不僅是充滿合作機遇、引領行業發展的國際性盛會,更是共商發展大計、共用最新成果的世界級平臺,中國最新的數字科技發展成就在這裡呈現,全球最前沿的科技發展理念和經驗從這裡吞吐,貴州大數據發展的生動實踐正成為最具有説服力的“中國故事”向全世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