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貴安新區深化改革打造投資發展新高地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7-30 15:27:37

  國際在線貴州消息:7月23日,貴州樹精英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申請備案證明。第二天上午,備案證明就完成了。

  “沒想到申報備案證明這麼容易,新區辦事效率真是高!”貴州樹精英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説。

  過去,投資項目想要拿到“貴州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證明”,需要辦事企業或群眾分別到國土局、環保局、規建局等部門簽字蓋章,再發到各級發改部門,完成備案通常要15天左右。

  “現在,辦事企業或群眾只需要在家或辦公室,通過投資項目在線監管平臺,填報好相應項目信息申報即可,基本1天內即可完成。”新區行政審批局項目投資處負責人樊順江説,相關單位也可以在服務平臺上進行電子文件查詢,每個項目均有獨立的賦碼和二維碼,通過手機就可以查詢,效率比過去提高了85%以上。

  平臺正式運行三年多以來,累計備案(核準)投資項目426個、總投資2635.13億元。其中2016年累計備案(核準)投資項目137個、總投資1068.8億元;2017年累計備案(核準)投資項目249個、總投資1300.04億元;2018年累計備案(核準)投資項目40個、總投資266.29億元。

  現在,相關項目在審查權限內水土保持方案、論證重點工程項目氣候可行性和審查環境影響評價時,不再擔心等待流程複雜、辦理時間長等問題。

  不止於此,在項目審批過程中,針對承接的水土保持、節能、洪水影響和林木採伐許可等審批事項,新區創新審批服務方式,實行“區域評估”方式,探索實施“預審批”制度,讓技術審查與程式審查分離,快速推進投資項目手續辦理,保障項目落地建設。

  自去年以來,新區在項目前置手續的準備上,可研的申報標準從原來的8項資料縮減為3項、初步設計申報標準由原來的10項資料縮減為申請書、承諾書和方案文本3項,大幅度降低可研和初步設計的審批標準。

  “在搭建了電子化平臺,改變了傳統審批服務方式後,我們又在手續準備上試圖突破傳統方式,讓項目審批工作跑出‘加速度’。”樊順江説。

  經過不斷的探索,新區減少仲介評審環節,對部分投資項目取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仲介機構評審環節,實行“即報即批”的非實質性審查審批,建立對業主單位和編制單位違法違規的懲戒約束機制。簡化規劃許可手續,在項目業主取得《土地使用證》或土地出讓合同、規劃設計方案和海綿城市專項設計方案滿足城市規劃強制性指標,並經公示、承諾施工圖階段不改變規劃方案後,即可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我們在理清了流程後,就將目光放在辦理手續的簡化上。手續的簡化對保證項目推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樊順江説。

  正如樊順江所説,新區相繼降低可研和初步設計審批標準,簡化規劃許可辦理手續,簡化施工許可申報要求,為項目快速落地建設提供了可能。

  據悉,新區主要從降低項目設計方案審查、降低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發放條件、減少企業部門間來回跑路等方式入手,推進項目快速落地建設。同時,新區根據“減證便民”要求,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切前置條件,精簡申報材料。企業只需要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和施工合同書“一證兩書”即可辦理施工許可,大大降低了辦理時效,提升項目建設效率。(文 鄭芹)

編輯:周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