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港航集團貨船從余慶縣沙灣碼頭駛出(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一趟趟圖定班列發出、一艘艘輪船滿載啟航、一輛輛貨車往來穿梭……貨運物流復蘇愈發強勁。春天的貴州,因開放展現出蓬勃生機。
2022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額801.2億元,增長22.5%;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180%;實際使用外資額增長123.5%……較高的增速背後,是貴州在開放通道、開放平臺、開放産業上攻堅克難的結果。
從2016年獲批建設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到2022年獲批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貴州謀求以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步履不停。
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貴州正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加快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一個內陸省份開放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開放通道日益完善,多式聯運迎來契機
2月3日,農曆新春佳節後,貴州烏江水運發出第一批貨船:27艘滿載黃磷渣的500噸級貨船從遵義市余慶縣境內沙灣碼頭駛出,前往重慶涪陵沿江的水泥廠。
同日,貴州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今年目標是完成120萬噸運量,讓烏江這一“黃金水道”重現繁華盛景。
作為貴州的母親河、北上長江的主通道,曾斷航近20年的烏江于2021年全線復航,正邁入常態化和穩定化發展的新階段。
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地圖上的貴州,曾是西南聯通的卡點。群山阻隔包圍,貴州並非不願融入外界,而是苦於無路可去。長期以來,當地外資、外貿、外經、外商等指標在全國排名靠後。
近年來,隨著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完善,這個“三不沿”的內陸腹地逐漸顯現近江、近海、近邊的“三臨近”優勢。
伴隨著汽笛長鳴,2月16日,一趟編組55個集裝箱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貴陽國際陸港都拉營站安全駛出,經川黔線一路北上駛往歐洲,由阿拉山口出境,駛往俄羅斯莫斯科。
也就在當天,貴州省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貴陽國際陸港建設、貴陽綜合保稅區建設、拓展供應鏈物流平臺、企地對接合作、智慧交通合作創新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自2021年11月18日貴州首趟中歐班列開行以來,貴州中歐班列數量從每月2列臨時計劃到圖定每週1列,開行線路覆蓋範圍持續擴大,貨物運輸品類也日趨多元化,汽車零件、電子産品、家用電器、工業設備等越來越多的“黔貨”通過中歐班列走向世界。
作為日常貨源的組織方,貴州省多式聯運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繼強説,此前貴州貨物主要以零散搭乘方式,借力重慶“渝新歐”等班列,運輸到歐洲和中亞國家。如今,點對點直達直髮,對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承接産業轉移、培育新業態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介紹,貴州還實現了中老鐵路貨運和中歐班列的聯通,同時開通了黔粵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常態化開行,將有效補齊貴州的國際物流運輸短板。
2023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多向銜接開放通道。加密中歐班列,拓展中老鐵路貨運,恢復和新開通部分重要境外客貨運航線航班。
開放平臺漸成體系,口岸功能逐步提升
來到貴陽國際陸港,龍門吊正在對集裝箱進行裝卸。自去年8月正式開港運營以來,逐漸加密的國際班列在這裡交匯過境,越來越多的出口貨物在這裡中轉集散。
數據顯示,貴陽國際陸港建成運行後,直接拉動貴州外貿增長27個百分點,所處的貴陽綜合保稅區進出貨運量同比增長114倍。
貴陽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姚飛揚説,作為全省第一家封關運行的綜合保稅平臺,去年依託與物流港臨近優勢,創新建設綜保型國際陸港海關監管場所,也成為全省第一個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百億元的園區。
目前,貴陽國際陸港已具備國際集拼、海運提單簽發、外貿綜合服務、結匯退稅等沿海港口除裝船作業外的基本港口功能,將有效提升外貿客商便利化程度、降低外貿企業成本。
今年,貴州還將開通貴陽、遵義至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雙向圖定貨運班列和海鐵聯運班列,擴大貴陽國際陸港集疏運能力,使其年週轉集裝箱達到1.3萬大箱、同比增長1倍以上。
在內陸打造無水港是貴州構建多層次開放平臺,不斷增強發展活力的生動縮影。目前貴州已建立“1+9”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對外開放的主要載體。
作為其一的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正加快國際郵件互換局、國際快件中心、保稅物流中心、國際貨運中心、海關監管中心等“一局四中心”建設運營。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重點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信息化系統等軟體配套。預計今年建成投用後,可與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口岸實現互動,實現“出口直放、進口直通”,進一步彌補貴州口岸功能不完善的短板。
“我們將集中力量強化開放通道的聯通,緊抓口岸建設,聚焦産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李偉説,下一步,將著力推進開通國際客運、貨運航班,新增東南亞等國家的經濟航線,提高國際經貿往來便利化。
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每年,貴州舉辦的上述展會也成為對外交流的重要活動平臺。貴陽市外事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劉學説,目前貴陽的國際友城及友好交往城市達到24個,其中屬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有15個,屬於RCEP國家的有7個。
開放産業加快培育,外貿企業出海“搶單”
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是海信集團重要的電視機生産基地之一,1997年就入駐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可過去工廠只負責生産內銷機,直到2021年,才涉及出口。
眼下的車間流水線上,工人們正忙著完成面板定位、點膠、背光檢驗等一道道工序,所産的成品將發往日本。總經理張震説,去年公司有60萬台電視出口日本,今年預計可以增加到80萬台。
銷售由內轉外是順勢而為。今年初,貴州組織18家企業到2023年俄羅斯國際食品展覽會上搶訂單,最終取得7700萬元意向訂單。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在經濟活動中也擁有類似敏感度。早在去年10月,貴州輪胎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就派遣海外市場拓展工作小組分赴東南亞、南亞、中東、東非、西非、歐洲、中亞等地區,鞏固既有市場,加速佈局全球的步伐。
“老乾媽”辣椒醬香飄世界,茅臺酒海外經銷商超過100家,貴州生産的馬桶蓋銷往歐美,吉他遠銷巴西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開這些特色産品,根據貴陽海關統計數據,作為全國重要的磷化工生産基地,去年貴州鋰電池新材料相關貿易保持快速增長,鎳锍等鋰電池原料進口61.4億元、增長47.1倍,鋰電池新材料出口18億元、增長121.5%。
此外,外貿主體活力也在持續增強。去年貴州有實績的外貿主體達885家,同比增加16.8%。其中,民營企業750家,進出口總值達534.4億元。
從市場分佈來看,貴州對東盟、美國和歐盟的進出口總值分別達183.2億元、57.8億元和5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87.4%和36.8%;對其他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值達307.5億元,同比增長58.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達281億元,同比增長65.7%。
按照規劃,今年貴州將推動一批“走出去”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引進進出口額超5億元的外貿型企業10個以上,招引落地一批加工貿易型企業,力爭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元。
“這是一次思想換裝!”貴州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馬雷説,從抓內貿到搞外貿,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從抓傳統産業到融入全球産業鏈,需要幹部思想水準的再提高、企業戰略佈局的再更新、企業家基本素質的再打造。(記者王麗、向定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