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養老事業推動養老産業 幸福食堂謀求由好變大
湖北日報  2018-04-23 16:08:07

  原標題:武漢幸福食堂像磁鐵一樣吸引老人

以養老事業推動養老産業 幸福食堂謀求由好變大

圖為:一位老人走進武昌楊園道能幸福食堂。

  趕在“五一”重新開放,硚口發展社區道能幸福食堂正抓緊裝修。食堂負責人、愛心企業家曾少峰,幾乎天天都在那兒盯著,生怕出一點兒差池。

  道能幸福食堂,是武漢最早的老年人公益食堂。為給老年人提供更好服務,道能幸福食堂進行改造升級。“經營面積從60平方米增加到120余平方米,桌椅板凳、餐廚設備將煥然一新。”

  3月,全國“兩會”期間,武漢市長萬勇在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揭秘武漢老年人美好生活:每天三餐不到15元,幸福食堂大大緩解了老人就餐難。這讓現場嘉賓和觀眾感覺“特別溫馨”。

  數據顯示,武漢現有100家幸福食堂,500家配餐中心。“有一個區,平均每月有10萬人次在幸福食堂就餐,猜猜一日三餐花多少錢?”當萬勇告訴現場嘉賓每人只需15元時,大家都驚嘆。

  2013年3月,武漢首家老年幸福食堂——硚口發展社區道能幸福食堂開業。幸福食堂由企業和社會組織建設運營,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為老人提供“團購”餐飲服務。

  在幸福食堂,老年人消費有折扣,企業和社會組織有回報。2018年,武漢市還將建成至少30家。

以養老事業推動養老産業 幸福食堂謀求由好變大

圖為:硚口長壽社區幸福食堂為近4000老人提供餐飲服務。

  像磁鐵一樣吸引老人——

  幸福食堂精準扶老暖如春

  4月19日,時針指向中午11點。武昌首義路江零美好幸福食堂裏,已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前來就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看到,中餐兩葷兩素、一份例湯、一碗米飯。

  美好志願江零服務站主任熊山槐介紹,早餐供應品種有饅頭、雞蛋、花卷、麵條等,一日三餐僅需10元。

  江零社區有10788名居民,其中65歲以上老人超過3000人。解決老人就餐難問題,江零社區騰出原社區辦公樓,美好公益基金會出資改建為老年幸福食堂。2017年10月18日,江零美好幸福食堂運營。目前,已有143名65歲以上老人辦卡消費,另有13名90歲以上老人免費就餐。

  今年78歲的徐瓊蒂、李偉慶老兩口,是江零美好幸福食堂的鐵桿“粉絲”,不論颳風下雨都會雷打不動地來就餐。

  徐瓊蒂婆婆患有眼疾,李偉慶爹爹中過風,在家開火做飯不方便。“幸福食堂就像磁鐵一樣,緊緊吸住了我們。”徐瓊蒂婆婆説,幸福食堂飯菜少油、少鹽、品種多,有利於老人健康。

  冬天下大雪,幸福食堂可解決了老兩口的就餐難題。徐瓊蒂婆婆説,當時,食堂外冰天雪地,食堂裏卻是溫暖如春,熱騰騰的不僅僅是飯菜,還有人氣。她特地為江零美好幸福食堂賦詩一首:“年逾古稀逢盛世,日食三餐享愛心;精準扶老新氣象,敢為人先讚江零。”

  以幸福食堂為切入口——

  力推居家養老“133工程”

以養老事業推動養老産業 幸福食堂謀求由好變大

圖為:硚口長壽社區幸福食堂為近4000老人提供餐飲服務。

  武漢,是中央財政支持的第一批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城市。2015年起,在硚口區實施以幸福食堂為切入點的居家養老“133工程”,為居家老人提供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的社會化服務。

  2017年,硚口區將幸福食堂列為全區社會事業“一號工程”,為每個幸福食堂免費提供100平方米以上場地,投入資金按照高標準購置設備,採取政府固定資産投入,社會組織運營的模式,公開招標委託有資質和管理經驗的社會力量參與管理和運營。

  目前,硚口區共建成20個老年幸福食堂和5個配餐點,月均就餐老人達10萬人次,並以一個幸福食堂託管N個配餐點的方式,實行送餐服務。

  硚口漢中街長壽社區幸福食堂,由中頤集團天頤之家老年人服務中心運營,為社區老人提供早、中、晚三餐,早餐3元、中餐7元、晚餐5元,平均每天就餐人數150人次。為普惠轄區更多老年人,漢中街還以長壽社區幸福食堂為中心,在軍工、居仁、尚義3個社區建設配餐點,形成“1+3”輻射模式。目前,長壽社區幸福食堂覆蓋漢中街11個社區,為近4000名60歲以上老人服務。

  4月20日中午,記者在長壽社區幸福食堂看到,送餐員正打包飯菜,準備運往軍工社區。63歲的狄傑老人對記者説,食堂為社區困難老人提供免費送餐服務,提升了社區老人的幸福感。

  硚口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硚口區在解決老人基本就餐需求基礎上,以幸福食堂所在的老年人服務中心為支撐,實現助餐點、助醫點和家政點“三點合一”,將老年幸福食堂納入硚口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通過平臺全方位接受老人的服務需求。

  公益目標、商業手段——

  幸福食堂謀求由“好”變“大”

  武昌徐家棚街徐家幸福食堂,由溫馨家園助老服務中心運營,中午高峰時有近200人就餐。中心主任周秀紅介紹,徐家幸福食堂是就餐人數較多的食堂,也僅僅只能營收平衡。

  首義路江零美好幸福食堂剛剛起步,就餐人數較少,還處於虧損階段。“每個月虧損在4萬元左右。”美好公益基金會社區文化兼生活配套專員張世超稱,他們準備擴展外部消費人群,並引入外賣平臺,在服務好老人的基礎上達到自己“造血”。

  2013年至今,道能幸福食堂已在湖北省內開設了10家,為維持運營,其負責人曾少峰最多時自掏腰包400多萬元。他説:“道能幸福食堂有2萬名志願者,更有眾多愛心企業鼎力相助,但幸福食堂不能只靠‘補血’,而不自己‘造血’。”

  2017年10月,曾少峰從專業餐飲企業聘來店長、大廚、企劃等專業人員,成立道能幸福食堂專業運營團隊。每個食堂引入“首席執行官”,經營納入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做得好的管理人員月工資可上萬,普通員工工資也由2000元提升至3200元,向市場餐飲企業看齊。

  專業人員的加入,使道能幸福食堂由純公益向市場接軌。以電力新村道能幸福食堂為例,通過舉辦鄰裡文化節等行銷活動,就餐人員從2017年年底的1300人增加到1700人。此外,曾少峰還將道能的品牌輸出,為湖北省內養老地産項目配建道能幸福食堂。

  中頤集團武漢公司在硚口、江岸、漢陽等區運營了18家老年幸福食堂,其中長壽社區等四家實現盈利。該集團武漢公司總經理趙傑表示,“一家老年食堂有100人左右就餐就能基本持平,盈利點主要在配餐點。一個配餐點只需一人送餐,每天有40人就餐,一年能有1萬多元的盈餘。”

  趙傑説,社區養老事業是養老産業的前端觸角。幸福食堂的虧損可以由其他産業彌補。中頤集團有山茶基地、富硒大米等現代農業産業,通過幸福食堂的推廣,在各個社區有3000名左右的有效顧客,還在武漢開發區建設有660個床位的養老院。原來做養老産業是等客上門,現在是主動出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湖北省養老機構協會會長趙曼表示,純公益的幸福食堂在可持續性方面存在困難,也很難在大範圍內複製推廣,可行的路徑是採取“公益目標、商業手段”運營。帶有公益性質的幸福食堂能夠發展壯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擁有社會信任資本。以養老事業推動養老産業的發展,才是幸福食堂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記者手記

  既要“補血”,也要能“造血”

  黃磊

  江城幸福食堂,緩解了老年人就餐的生活煩惱,為居家養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更搭建起“孝親敬老”的平臺,成為社區、企業、志願者積極參與的公益敬老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養老事業指明瞭方向。

  江城幸福食堂,本著公益初心,惠及社會養老事業。讓這一“特別溫馨”的事業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惠及更多老年人,也應遵循市場規律,在不斷給幸福食堂“補血”的同時,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以養老産業托起養老事業,讓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黃磊 通訊員戴良軍 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倪娜

編輯:楊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