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課萬人”走進武漢 15位語文教育“大咖”來支招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24日訊 沒想到教了那麼多年的“雙耳旁”竟然和耳朵沒有什麼關係,“左阜右邑”才是其正名。4月21日至23日,"千課萬人"全國小學語文統編新教材課堂教學高峰論壇在武漢市育才小學舉行,15位大師登臺亮相、13節異彩紛呈的展示課、5場前瞻性專業講座,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700位教育精英赴了一場淋漓盡致的“大語文”盛宴。
"一個深圳老頭子,一群武漢小孩子。老頭晃著腦瓜子,小孩跺著腳丫子。老頭子,小孩子。唱童謠,逗樂子"。21日上午,全國知名特級教師趙志祥帶來此次論壇的“開壇首講”——《童言童趣》。在趙老師的循循善誘之下,育才小學二(14)班的孩子們由讀入誦,由誦入寫,思維靈動,落落大方。師生們入情入境的吟誦迎來陣陣掌聲,富有童趣的創作博得陣陣喝彩。
特級教師趙志祥講《童言童趣》
隨後,有著“詩意語文先驅”之譽的特級教師王崧舟以月為媒,圍繞《記承天寺夜遊》這一課攜手育才小學六(1)班的學生們閒庭信步,賞空靈月色;帶領學生穿越歷史,品命運沉浮。走進文本,思"閒人"獨特意韻,探文言深遠內涵。
特級教師王崧舟帶領孩子們夜遊承天寺
課堂展示後,王崧舟還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異彩紛呈的講座《文言啟蒙課的開發與實施》。講座以文章《書生》開頭,以"橫渠四句"結尾,以文言魅力貫穿始終,以文化內涵浸潤會場。在場教師們無不點頭稱讚,感慨收穫頗豐。武漢市育才小學一位青年數學教師,在聽完王老師的講座之後忍不住感嘆:"這樣的語文課太有魅力了,真希望自己也能在班上嘗試上幾節語文課!"
“三天的時間,實在是太匆忙了,我們還沒聽夠。”育才小學語文教師薛蓮説,這三天裏,教師們近距離感受了大師們的教學魅力,耳聞目睹他們精彩的課堂演繹,心靈得到了震撼。聽他們上課,實在是一件幸福而神奇的事情。
武漢市育才小學校長關蓓表示, 在江岸區教育局提出“讓學校靜下來,品質立起來,教育回歸初心,辦學走向現代化”之時,此次“千課萬人”高峰論壇為全校教師提供了一次近距離與名師對話、近距離感受名師教品、精湛教藝的機會。大家通過靜心聆聽、用心感悟,找到自己課堂的問題,反思課堂不足,從而明確今後的教學需要日常積澱的是什麼?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使得每位教師盤點自己課堂的優劣、厘清努力方向,找準課堂的“T”度。
【部編教材如何教?聽聽“大咖”怎麼説!】
2017年9月起,武漢義務教育段新生不再使用鄂教版,而統一使用教育部新編的語文教材。部編版教材最明顯的變化是增加了傳統文化篇目,整個小學12冊教材共選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如何科學把握語文部編新教材以及其主要特色和使用價值也成為此次論壇上交流討論的熱門話題。
長期從事基礎教育教研與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的首都師範大學王雲峰教授在談到如何科學把握語文部編新教材時認為,教師要厘清"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出"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係,明確基礎教育要有前瞻性,為未來社會注入新活力和創新型人才。
華中師範大學楊再隋教授重點分析了語文教材的結構和價值取向,並提出應將核心價值觀化為語文課程的血肉,以蕩滌學生心靈和陶冶學生情操,指出好教材應兼具"利學"和"便教"的特點。
知名語文教學專家王崧舟在專題報告中指出了語文教學改革的三大趨勢:第一就要讓孩子讀書,尤其要讓孩子讀經典,要熟讀,要達到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的程度;第二,民族傳統優秀文化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根之所在。這需要我們的語文老師有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第三語文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聽説讀寫,核心是語言文字的運用。所以在課堂上要高度關注,給他們創造更多實踐的空間和可能,讓學生真正的實現會聽、會説、會讀、會寫。
集美大學師範學院金文偉教授以《漢字三規律與識字、閱讀教學》為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目前小學識字教學的問題所在,直擊部分小學教師對於漢字“不懂而教”的現象,總結了漢字三大規律,並用例字示範了識字教學的方法。他認為當前的小學識字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教師嚴重缺乏語文學科知識,尤其是漢字知識,並以俗稱的“雙耳旁”為例,指出教師用錯誤的理論知識教學生學習漢字,導致學生陷入死記硬背的低效學習中,併為“左阜右邑”正名。根據長期的調查研究,金教授從漢字的表意規律、系統規律和楷書規律出發,結合小學教師識字教學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偏旁教學、筆順教學等,提出識字教學科學化的首要條件是“符合漢字規律”的重要觀點,強調教師要將正統的、準確的漢字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走出死記硬背漢字的低效學習方式。(記者向潔 通訊員樂鋼 魯炳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