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對魚目混珠的有機菜 坐實“零容忍”
長江日報  2018-06-01 14:23:57

  “有機蔬菜”的品名大家早不陌生。個人經驗,蔬菜一經“有機”,價格就立馬上躥。餐館裏一份炒花菜,普通的也就十來元,若是“有機”,價格少説也得翻倍。一批超市中的假“有機蔬菜”,它們貼著“無污染”“高品質”和“營養豐富”的標簽,價格也比普通蔬菜貴出數倍乃至上十倍,而很多是冒牌上市的普通蔬菜。

  從功能效用角度,相對於普通蔬菜,有機菜無污染、高品質,貴在安全、健康兩方面。高質對應高價,所以國家標準明確規定,應在銷售場所設立有機産品銷售或陳列專區,並與非有機産品區分開來。但現實中,不少賣場卻有意魚目混珠,將二者混賣,侵害了消費者權益,也有損有機食品認證制度的公信力。據稱,如今食品安全中的一大問題,便是有機産品的真假之辨。

  有專家以為,食品安全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除了監管盲區,消費者的過分“包容”也是重要因素,例如,發現自己經常購買有機菜的超市被曝光售假,不作深究,轉而去別的超市買,未免再次上當;一些被查的問題奶茶店、被曝後廚老鼠的火鍋店門口,依然有排隊等候的消費者等等。

  對此我則不敢茍同。以蔬菜為例,一般而言,消費者從表面和口感上不大可能明辨其“有機”與否,只能憑藉賣場上的標簽決定取捨。事實上,那些貼著標簽的蔬菜也未必一定“有機”。據央視新聞報道,有記者根據購買的胡蘿蔔有機碼提供的信息前往生産基地,卻發現該産地根本沒種植胡蘿蔔,生産基地甚至還藏有大量化肥。隨後檢測結果也證實,從記者購買的幾種“有機菜”中,均檢出有機生産標準所禁用的農藥殘留。更有有機蔬菜的日常種植和銷售情況,就連專業監管部門都難以知曉,更不用説普通消費者即便不“寬容”,也無從深究查辦。

  理論上講,食品安全問題,全民關切,人人有權知情,有義務參與。但上述有機菜真偽狀況表明,食品安全監管,專業性極強。考慮到現實情況下的普通消費者,專業知識欠缺,權益意識不強,維權成本過高,所以食品安監的“零容忍”,應責無旁貸地由政府相關責任部門坐實。

  □ 梅明蕾(作者為武漢資深媒體人)

編輯:楊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