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學界新秀陳柏峰:用“腳”做學問 踏上成功之階
湖北日報  2018-07-19 10:05:06

法學界新秀陳柏峰:用“腳”做學問 踏上成功之階

圖為:7月9日,陳柏峰在辦公室翻閱書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朋 攝)

  “80後”大學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

  陳柏峰年紀不大,已經擁有許多令人羨慕的頭銜。

  勤奮和方法,是陳柏峰的成功之道。憑藉艱苦卓絕的付出和別具一格的方法,這個咸寧小夥從一個對法律不感興趣的本科生,成長為中國法學界的翹楚。

  學以致用 一篇論文改變人生軌跡

  個頭不高,皮膚黝黑,戴著眼鏡。7月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面前的陳柏峰,看上去還有些許學生氣。不過在中國法學界,陳柏峰可是個人物。

  作為中國法理學會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一些國家部委在制定政策法規前,會向他徵求意見。但在20年前,他還是個對法律不感興趣的小年輕。

  成為一名科學家或工程師,曾是陳柏峰的理想。“上大學後,頭一年我基本沒怎麼上課,成績在班裏排倒數。”到了研一,同學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當時,他的一名同學考進一家新聞單位。工作中,這名同學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事情”:“明明法律有明文規定,他們為啥寧可上訪也不走法律程式?”“為何法院判決有理有據,當事人還是不服,要鬧事?”……

  為了把問題搞清楚,陳柏峰讓同學寄來一大摞案例材料,“我研究了一個暑假,寫出一篇題為《纏訟、信訪與新中國法律傳統》的論文,發表在《中外法學》雜誌上。這也是我發表的第一篇論文。”

  從此,陳柏峰在法治研究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至今他已發表了百餘篇論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80多篇,“回想起來,正是當年的那篇論文,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陳柏峰説。

  直面問題 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做學問,只關在書齋裏怎麼行?既然一些現象和問題在課本中找不到答案,那就去基層找。

  2005年,陳柏峰邁開調研第一步,跟著導師在全國各地開展農村調研。在調研過程中,他發現農民真實的土地權益訴求,與媒體上反映的情況有時會有差異。

  這種現象的根由在哪?陳柏峰對農民土地權益和傳媒法治問題展開研究。10多年來,陳柏峰利用課餘時間,奔赴全國近20個省市的農村和城市基層調研,寫作了《農民土地權益訴求的表達結構》《土地發展權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前景》等有影響力的論文,並大量閱讀有關農村土地權利的著作,同時觀察媒體對農村土地權屬糾紛的報道,寫成《傳媒監督的法治》一書,對傳媒監督現象作出了有力的理論解釋。

  2011年,陳柏峰看到一條“某鄉政府出臺規定,不準農民違規整酒”新聞,當時網上出現一些質疑聲音,有網友怪鄉政府“多管閒事”。

  通過基層調研,陳柏峰發現鄉政府沒有做錯。在一些鄉鎮,村民間的人情往來處於失控狀態,“以前只辦60歲生日,現在59歲也辦。以前婚喪嫁娶擺酒,現在母豬下崽都請客。趕情風日盛,村民不堪重負。”

  “把法理跟當下的困惑結合起來,下基層調查研究,看問題更全面、更客觀。”這是陳柏峰推崇的做學問的好方法。

  13年間,陳柏峰每年都會抽出兩三個月時間,到基層搞調研。2014年,陳柏峰入選“湖北省青年英才”。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基層法治研究,他與團隊在學院建立了基層法治研究所。2016年,他主持的課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法治保障研究”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他本人還入選2016年度“長江學者”。

  “有使命感,直面問題,務實調研,成果接地氣,他用勤奮鋪就成功的階梯。”對於陳柏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徐滌宇如是評價。(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通訊員 楊伶俐 實習生 張健)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