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將白天鵝請回家——蘄春勝天圍湖漁場的生態回歸
湖北日報  2018-08-14 16:23:28

將白天鵝請回家——蘄春勝天圍湖漁場的生態回歸

圖為:冬季來臨時,白天鵝棲息勝天圍湖,形成萬鳥雲集的壯觀場面。(資料圖片 視界網 周坤 攝)

  蘄春縣赤東鎮下陳村村口的一面墻壁上,幾隻白天鵝栩栩如生,“天鵝之鄉”四個大字格外醒目。

  下陳村緊鄰勝天圍湖。近兩年秋末春初,萬鳥雲集,尤以白天鵝居多,蔚為壯觀。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聞訊而至,下陳村是最佳觀賞點。

  3年前,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用4650萬元買斷勝天圍湖的20年經營權,通過逐步退漁還湖和生態修復,4萬隻白天鵝重歸赤龍湖棲息。

  從8月1日起,赤龍湖水域全面禁止捕魚,漁民全部上岸。目前,已有130多名漁民參與旅遊業,近百人改行種植蘄艾等濕地經濟作物。

  人與自然和諧相生,赤龍湖重現生機。

  人進鳥退的悲劇

  土生土長的下陳村村委會主任陳元海,見證了勝天圍湖的滄桑變遷。

  勝天圍湖原本是赤龍湖水域的一部分。上世紀70年代,當地百姓圍湖造田,取名“勝天圍湖”,有“圍湖造田、人定勝天”之意。

  7000多畝的湖區圍成了一塊塊田地,但溝渠流淌的水依然清澈見底。陳元海説,從他記事時起,每年冬天,白天鵝、紅嘴鷗、夜鷺等候鳥成群結隊飛來,沿著湖邊的灘塗覓食、棲息。

  1988年前後,數百米長的堤壩隔斷和赤龍湖的連通,勝天圍湖改名叫勝天圍湖漁場,附近兩個村的村民靠養魚為生。從那時起,前來棲息過冬的候鳥飛來時,不僅找不到落腳的地方,還被漁民採取放鞭炮等方式驅趕,甚至有人在灘塗上投藥毒害。

  漁場場長黃東升回憶,那時,很多鳥不斷在天空盤旋,發出一陣陣哀鳴聲,久久不願離去。

  這場持續數十年的拉鋸戰,以白天鵝的暫時離場畫上句號。

  勝天圍湖的環境持續惡化。由於不斷投肥養魚,湖水顏色越來越深,散發惡臭。儘管勝天圍湖漁場有近5000畝面積,卻常年經營不善,嚴重負債。

  保護和養殖的鬥爭

  轉折發生在2015年12月30日。

  在武昌洪廣大酒店內,勝天圍湖漁場20年的經營權拍賣現場。此起彼伏的加價聲,將現場氣氛不斷推向高潮。

  參與競拍的幾乎全是省內漁業公司和養殖專業戶,豐富的漁業資源讓他們志在必得。

  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副主任張保國坐在角落裏,一邊舉牌加價,一邊在電話中不停地向蘄春縣領導報價。競拍底價是1900萬元,經過幾十輪的激烈競價,價格定格在4650萬元。

  拍賣師一錘定音。在眾人的錯愕中,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攬得勝天圍湖漁場20年的經營權。

  赤龍湖花鉅資買下勝天圍湖,不是為了養魚。

  2011年,赤龍湖濕地公園成立之初,蘄春縣委縣政府賦予的重要職能就是保護好赤龍湖一湖清水。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胡文中説:“勝天圍湖屬於濕地公園規劃中的核心區域——生態保育區。如果這次不能搶回,以後生態修復還會付出更大代價。”

  把白天鵝請回家

  勝天圍湖的保護和修復,從退漁還湖開始。

  2016年5月,他們挖斷橫亙30年的堤壩,湖水迅速將勝天圍湖淹沒,兩個湖終於融為一體,赤龍湖濕地公園由此擴容5000畝。

  2016年5月,濕地公園全面禁止漁民在湖區投肥養殖。為減輕水産養殖對湖區生態的壓力,每年縮減赤龍湖湖區苗種投放量在10%以上。2017年,經檢測,湖水已從劣五類上升到四類,周圍的環境也美了。

  濕地公園每年10月定期組織開展“清網行動”,加強對候鳥越冬地、繁殖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以及其他野生動物集群活動區域的野外巡護和看守。從2014年開始,濕地公園陸續投資320萬建設監控系統,實現對整個湖園區的遠程監控、實時監控和全方位監控。

  在下陳村,村委會花2萬多元在轄區進出要道安裝攝像頭,防止有人偷獵;入冬後,村幹部沿湖輪流巡邏,不少村民自願當起“護鳥使者”。

  白天鵝又回來了。

  從2016年起,勝天圍湖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棲息的鳥類種類和數量成倍遞增,已出現34種水鳥,有2種是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鳥類。2016年底,前來越冬的白天鵝2.5萬隻,2017年冬增到4萬多只。

  “天鵝湖”正成文化旅遊區

  2017年3月,國務院三峽辦在長江流域篩選三峽工程後續生態保護項目,發現白天鵝等候鳥聚集勝天圍湖。在詳細考察後,決定給予5000萬元專項資金,把勝天圍湖建成長江中下游湖泊生物多樣性保育區。2018年6月,該項目通過湖北省移民局組織的專家評審,將於2019年1月實施。

  醫聖李時珍長眠在赤龍湖畔。這裡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湖北省聯投集團。他們斥資近百億元,打造李時珍文化旅遊區。

  60公里長的環湖路正在加緊建設,蘄艾小鎮已經開始迎賓。李時珍紀念館、本草綱目館、濕地科普館、體育公園,將一一揭開面紗。

  2016年開始,濕地公園陸續開展生態移民搬遷,引導漁民上岸、農民上街,從事有機農業、旅遊服務業、生態環保業。依託赤龍湖濕地景觀,開闢赤龍湖蝴蝶觀賞遊、濕地觀鳥遊、濕地本草觀光遊等極具特色的旅遊産業,多名漁民成為公司員工或從事其他産業。

  湖北省林業廳濕地保護專家石道良表示,通過購買經營權進行搶救性修復,勝天圍湖濕地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綠色發展道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世昌 通訊員 李劍林 陳鈺)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