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那時候公交車班次和車輛少。當時家住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的張女士在漢陽上班,每天早上4點就要起床,趕到紅鋼城坐第一班的16路公交車到武昌漢陽門,再走過長江大橋到漢陽轉車,如果遇上雨雪天氣,路上就更加艱難。
圖為:1988年,武漢市廣埠屯公交車站,幾位乘客奮力擠上一輛鉸接式公交車,車下兩名工作人員正試圖幫助公交車關門。鉸接式公交車長逾10米,運力大,在“乘車難”的時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周立新攝)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武漢城市公交進入發展的春天。到了90年代,公交線路由100多條發展到260余條,車型也從15米長通道大客車,到適應穿梭于小街小巷的8米長中小客車,再到無人售票客車。
1994年,第一條豪華空調巴士線路,通恒802路開通,武漢公交開始向高檔化邁進。時間進入到21世紀,2004年7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進入觀光試運營,全長10.234千米,設站點10個。8年後,軌道交通2號線正式投入運營,大武漢公共交通進入“地鐵時代”。
圖為:2018年5月,武漢地鐵2號線廣埠屯站,乘客們穿梭在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的地鐵車廂和站臺之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魏錸攝)
2018年,已經搬家到武昌南湖的張女士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拉起家常,她説現在出了小區就有3條空調公交線路通達武漢三鎮,到2020年,地鐵8號線二期也將開通到家門口。那時,武漢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可達400公里,主城區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超過60%,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屆時江城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如今,市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BRT快速公交系統、網約車等讓市民出行更加快捷、便利。
圖為:2018年5月,武漢市廣埠屯公交車站,等候乘車的市民井然有序,一輛嶄新的新能源公交車緩緩駛出站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魏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