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要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把提高品質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
講習嘉賓
梅珍生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記者: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興文化的使命任務,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什麼要把興文化作為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為什麼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梅珍生:把興文化作為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這是歷史的啟示,更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興文化是我們能夠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挺立起精神脊梁的需要,興文化就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奠基。繁榮興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興文化到底該怎麼“興”呢?必須堅持中華文化的民族本位,堅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一定社會形態下的産物,我們要發展的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其根本性質。在今天,面對各民族文化交流交鋒交融日益頻繁、思想觀念多樣多元多變日益複雜的局面,“興文化”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從三個方面展開
記者: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什麼要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個方面來展開?
梅珍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是“中國”的。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在於與時俱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就是要按照時代的新特點和人們的新需求,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改造陳舊的表現形式,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方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和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説,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血與火所凝煉的革命文化正是我們民族文化中“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氣概的現代表現。以中國共産黨為主要代表的志士仁人,鑄造的堅定理想、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是激勵中國人民奮勇向前、發奮昂揚的精神基因。目前,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一些歷史虛無主義現象,其目的就是要消解革命文化,因而,繼承革命文化,鞭撻假惡醜,謳歌真善美,學習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先進性在於,它既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又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從個人發展層面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夠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從社會發展層面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夠解決當今社會貧困、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提出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對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的引導提出了重要要求,如“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要把提高品質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引導文藝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特別強調文藝作品的品質,有怎樣的現實針對性?“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對於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指導意義在哪?
梅珍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産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文藝作品,但也存在著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倣、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産、快餐式消費的問題,存在著低俗庸俗媚俗的問題等等。究其原因,是我們的一些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不夠,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要把高品質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可謂一針見血,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對於廣大文藝工作者而言,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的意義是多方面的。一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藝術生命力的尺度。文學藝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抒寫偉大時代、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的前提。沒有歷史的大視野,沒有正確的民族、國家、文化審美觀念,只可能創作出孤芳自賞,甚至一葉障目的作品,最終以扭曲歷史與時代的真實當作藝術的真實,這種價值取向必然成為限定文學藝術取得更大成就的天花板。二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提供超越自我、追求大美的審美尺度。文藝工作者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既是文藝工作者的眼界、胸懷的反映,更是他們的責任擔當大小的反映。一個文藝工作者能不能做到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和做人處事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都是由他的價值觀所決定的。三是為精神文化生産開闢了廣闊的藝術空間。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文藝生命的不竭源泉。緊扣時代精神的脈搏,用心、用情、用功,從人民群眾實踐的偉大創造中、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發現真善美,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正是文藝工作者的時代使命任務。
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記者:現實中,我們越來越感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公共文化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有”,而且還要“好”、要“精”。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此次會議不僅強調提高“覆蓋面”,也強調提高“適用性”;對於文化産業,此次會議強調了“要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我們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應當如何落實好這樣的要求,“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梅珍生: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文化需求産生了更新更高更多的期盼,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較之人民群眾的需求,依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第一,牢牢堅持群眾路線,回答好公共文化服務“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把準普通群眾關切點,抓住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關鍵點。這就要從提高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文化服務品質入手。比如在網絡已成為人們共享精神文化食糧基本載體的當下,解決好網絡提速降費問題,解決老百姓能夠以較低廉的價格觀賞各種公共演出,就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第二,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進一步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局面。在文化産業改革中,不能將文化生産、流通完全歸之於市場,而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壯大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的同時,要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促使高品質文化供給與高品質的文化需求相匹配。第三,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構建與文化強國建設相適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養一支為社會提供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的專業隊伍和志願者隊伍,在文化供給品質的提升中,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