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堰河村田園風光
金秋的堰河村,茂林修竹、茶園阡阡、溪流淙淙……國慶長假期間,谷城縣堰河村遊客絡繹不絕。
這麼個村子,魅力何在?單看一看這些牌子,就明白了:“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國家AAA景區”。
村民們説,窮山溝變成富裕村,離不開好帶頭人——村黨委書記閔洪艷。他多次放棄個人賺錢機會,將全村人帶上了致富路。
8月,閔洪艷因帶領鄉親脫貧致富事跡突出,入圍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候選人。
放棄高薪回村當支書
10月1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堰河村,年近6旬的村民任安強説,1992年,這裡的山是禿的,河是幹的,地是臟的,鄉親們的腰包是癟的。那一年,不到而立之年的閔洪艷擔任堰河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發展茶園1200畝、杜仲800畝、經濟林3000多畝,曬得黝黑,鄉親們親切地叫他“閔黑子”。
1998年,閔洪艷被五山鎮黨委調去領辦茶葉公司。不久,茶葉公司的“玉皇劍”茶迅速打開市場,閔洪艷年收入超過10萬元。
2001年,堰河村領導班子集體辭職,鄉親們多次找五山鎮黨委:“叫閔黑子回來吧!”
閔洪艷描述當時的心情説:回吧,村幹部一個月就400元津貼;不回呢,對不起鄉親們的要奔富路的期盼……思前想後,他選擇回到村裏,並帶回了茶葉産業發展的先進理念。
很快,堰河村加大茶園改造力度,建成700畝有機茶園。目前,堰河村收入仍有50%來自茶産業。
針對村居環境臟亂差,村裏大力推行垃圾分類管理。剛開始,農民對此抵觸很大,閔洪艷組織村民開會。一個星期,所有陳年垃圾全部清走;一個月後,村容大變樣。垃圾不亂倒亂甩,污水不直接排到河裏,大樹、名貴樹不準賣——堰河村的“三不”原則遠近聞名。
將紅火的農家樂讓別人承租
谷城縣旅遊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堰河村年接待遊客量已達30萬人。“這在2004年前不可想像”,村民夏清會説。
2004年春,村民代表會上,閔洪艷提議發展鄉村旅遊。他帶領黨員、村民代表到神農架考察後,把村莊旁的老茶場場部按農家樂要求作了改造。可一個月過去了,沒人願意承包。
“別人不敢弄,我們來辦!”閔洪艷説服妻子李桂茹。一年後,李桂茹的農家樂生意日漸紅火。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辦農家樂的行列。有村民盯上李桂茹承包的農家樂,認為那是一塊“寶地”。2006年,閔洪艷勸説妻子退出,讓村民承租。妻子雖説不解,但還是按丈夫説的退了。“少掙了50萬元”,李桂茹説。
如今的堰河村,擁有3家國家金牌農家樂和湖北省首家4星級農家樂,堰河村成為湖北省唯一整村發展鄉村旅遊的鄉村。堰河村籌資修建的13公里旅遊環路通車,可供300人入住、5000人餐飲的民俗村竣工。
辦合作社帶領全村致富
2007年初,閔洪艷擬就鄉村旅遊相關産品運營成立專業合作社,併發動村裏農戶參與,共享發展成果。然而,七八個月過去,只有14戶參與。2007年8月,閔洪艷註冊成立玉皇劍堰河生態旅遊經濟專業合作社,並很快實現盈利。
2008年,閔洪艷將合作社改為集體性質,成為堰河村的經濟實體。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紛紛加入。據介紹,合作社每年分紅達到50%。村裏所有建檔的貧困戶,特別是享受國家政策性兜底的低保戶、五保老人,無償給予配股,參與合作社分紅。
經3次擴股,如今,堰河村303戶村民已全部成為合作社員。
依託鄉村旅遊産業和合作社,村裏採取3個“三分之一”幫助貧困戶措施:三分之一貧困戶發展旅遊項目,提供信息、資金幫助;三分之一貧困戶用項目帶動,加入旅遊服務隊伍;三分之一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一對一”幫扶。目前,合作社已帶動100多名精準扶貧戶就業,18戶易地搬遷戶依託民俗園鄉村旅遊項目拎包入住。
“2020年前,力爭全村每個家庭‘有一個穩定的産業項目、一棟小洋樓、一部小轎車、存款10萬元’。”閔洪艷介紹,2017年村民人平純收入達到23800元,同期,一個更大的共享計劃堰河“1+7”正在實施,即以堰河為核心帶動周邊7個村發展綠色産業、開展鄉村旅遊,將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姜遠海 通訊員 阮班明 萬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