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未來,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10月13日至14日,中國研學旅行(武漢)高峰論壇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省內外專家學者探討“如何讓世界成為孩子的書本”。
近幾年興起的研學旅行,是一種將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
“中國基礎教育的主要問題,在於對書本知識的過度關注和對體驗、活動的相對漠視,從而造成大量學生有知識少體驗、會做題不會解決問題。”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學旅行研究所所長王曉燕説,研學旅行是實踐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但現在的不少項目仍停留在“眼睛課程”“耳朵課程”,與課堂知識傳授沒有本質區別。
湖北省校外教育研究專家袁先瀲指出,研學旅行不能“只遊不學”,也不能“只學不遊”,而一些研學旅行項目只是把學生組織到景點轉一圈,“景點還是那個景點,導遊還是那個導遊。”
國家教育部中小學督導評估專家林水洲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衍生出的研學旅行項目,蘊藏著巨大商機。然而在行業發展初期,專業性不強、行業機制不健全、無規範流程和標準、安全措施不健全等痛點問題,都限制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要解決痛點問題,打造精品課程,推動研學旅行健康有序發展。(湖北日報記者韓曉玲、通訊員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