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言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拓展開放的新視野,構建合作的新格局,金秋十月,2018年中國中部國際産能合作論壇暨企業對接洽談會以纍纍碩果落下帷幕。
這是湖北堅持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加快培育國際經濟與競爭新優勢的國際合作平臺;
這是中部地區共同推動內陸地區新一輪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走出去”和高水準“引進來”的切實行動;
這更是全球企業攜手共進,共同把“一帶一路”共識轉化為行動,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不凡作為。
(一)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們要具備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既要有風險憂患意識,又要有歷史機遇意識,努力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在“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週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悉歷史規律和世界大勢,為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指明方向。
當前世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沉渣泛起,逆經濟全球化暗流涌動,不僅損害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甚至欲將世界經濟捲入壁壘高築、孤立分隔的巨大風險。
“我們要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拒絕自私自利、短視封閉的狹隘政策,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在發展的關鍵時期,繼續倡導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深化團結合作,加強全球治理,中國正在向世界發出響亮的聲音。
越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越要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歷史進程已經雄辯地證明: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産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入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
越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越要堅定擴大對外開放的信心和腳步。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在不畏浮雲遮望眼中把握歷史規律,在善於撥雲見日中認清世界大勢,此次中部國際産能合作論壇暨企業對接洽談會,正是以鮮明的全球開放性,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打開高品質“走出去”和高水準“引進來”的大門,推動經濟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這是順應世界産業轉移基本規律的共贏之舉——
200多年來,比較優勢理論已經證明,由於不同國家生産不同産品存在勞動生産率和成本的差異,讓國際分工成為自由貿易的前提,而貿易的方向由雙方稟賦的差異決定。在製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成為國際産業分工主導形式的今天,發展中國家要獲得競爭優勢,也必鬚根據要素稟賦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産業進行發展。
中部國際産能合作就是一個優勢互補的平臺。它受到的積極響應,它取得的豐碩成果,有力地説明,這種國際産能合作不僅不是落後産能的“傾銷”,相反恰恰是拋棄了“零和”思維,一同成長、相互成就。它讓參與其中的每個國家和地區,充分利用各自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通過優勢産能的輸出與合作,讓彼此都能夠建立起更加完備的工業體系、提高創新能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這是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方向——
經濟全球化走到今天,“低垂的果子”已經摘完,再往前走,必須直面發展不平衡這個結構性問題。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當今世界約60%的經濟産出來自於距離海岸線不超過100公里的沿海地區,一些國家尤其是內陸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被邊緣化,甚至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中部國際産能合作就是把開放向內陸縱深推進的平臺。“一帶一路”建設經過5年的夯基壘臺、立柱架梁,正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中國中部國際産能合作廣度和深度的拓展,必將推動中國開放空間從沿海向內陸延伸,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也必將讓經濟全球化的成果紅利不斷惠及那些“被遺忘的角落”,推動世界經濟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
(二)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觀察,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審視,中部地區正在躍上新一輪開放的高地,高品質“走出去”和高水準“引進來”迎來廣闊空間——
從歷史背景來看,開放政策、地理區位、發展基礎和要素稟賦的差異,造成我國對外開放“海強陸弱、東快西慢”特徵明顯。對外開放起步相對較晚,經濟外向度不足,是中部地區共同的“短板”。但伴隨區域發展佈局的優化,堅持沿海開放與內陸沿邊開放更好結合,推動內陸和沿邊地區從開放的洼地變為開放的高地,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成為時代強音。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對我國全面擴大開放的戰略、格局、領域、政策作了深刻闡述,新一輪開放的大潮撲面而來,包括中部6省在內的內陸地區迎來和沿海共享開放發展新的時代機遇。
從區域稟賦來看,中部地區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中部地區以十分之一的國土面積,養育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超過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當前,中部省份共同面臨“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多重疊加的“好機遇”,中部發展呈現量質齊升的“好態勢”,中部地區迎來全面崛起的“好前景”。國務院《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16—2025年)》把中部地區定位為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這一新的戰略定位,進一步豐富了中部地區崛起的內涵。對中部6省來説,國際産能合作,正是在這樣的時空方位中,在國家戰略版圖中,展現其重要意義。
深度擁抱世界、融入全球經濟,按下擴大開放的“快進鍵”,中部國際産能合作必將為湖北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這是推動湖北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當前,湖北正處在轉型升級的攻關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歷史性“窗口期”,既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有許多新的“婁山關”“臘子口”需要攻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的湖北,既要完成工業化任務,做大總量,更要調整優化結構,不斷提升經濟運行的品質和效益,責任重大,任務繁重。如何以“穩中求進”應對當前“穩中有變”的複雜經濟形勢?抓住全球産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方興未艾的契機,主動對接一些國家和地區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需求,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整合湖北的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有助於推動湖北轉型升級不斷積聚新動能、躍上新高度。
這是推進湖北高水準開放的重要平臺。當吸引外資、對外投資、進出口貿易等領域千帆競發,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特色愈見明顯,湖北這個全國唯一需要經過兩個省才能到邊出海的省份,如何才能躍上開放前沿?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開放程度、外貿依存度還不高的湖北,如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國際産能合作這一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有助於湖北企業走出去,有助於湖北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目的地,有助於湖北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
這是展示湖北形象氣場的重要窗口。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考察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對新時代湖北改革發展賦予新使命、提出新要求。當前湖北,牢記殷殷囑託,奮進在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的新征程上。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荊山楚水的發展變化、開放成就、生態環境和人文風貌,以開放倒逼結構調整、倒逼創新發展、倒逼改革深化的信心決心,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的精神狀態,通過國際産能合作這樣的重要窗口,將被更深層地感知、更深入地了解,為更廣泛的優勢互補、深化合作築牢信任的基石。
(三)
登高望遠,篤行致遠。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站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置身新的時空坐標,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的方向、標明的路徑中,中部國際産能合作開展的務實行動、收穫的“果實清單”,帶給我們時代性、方向性和實踐性的深刻啟迪——
開放是激蕩新氣象的重要力量。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高品質發展更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我們打量腳下的這片土地:“九省通衢”的交通優勢、基礎雄厚的工業優勢、“惟楚有才”的科教優勢;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公司和機構600多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湖北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合作金額達300多億美元,東風、葛洲壩、中鐵大橋局、華新水泥、人福醫藥等一大批湖北龍頭企業走出國門,“湖北製造”成為“一帶一路”上的一張靚麗名片……我們越是看到湖北的生機和活力,看到湖北擴大對外開放進行的探索和實踐,就越要相信,以全球眼光拓展湖北發展新空間,以全球思維融入世界産業體系,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機遇是不可多得的戰略資源。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會面臨一些重要轉折,有學者稱之為“社會歷史分叉期”,這樣的時期正是“路口”。時代賦予東方大國的歷史機遇期是全方位的,從內部看,中國發展經過量的積累進入質的提升階段,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中國巨輪正在駛出歷史的峽谷,進入“海闊憑魚躍”的寬廣水域;從世界看,“世界之亂”和“中國之治”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風景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在國家戰略和發展前程中看湖北,向東,沿長江黃金水道,“江海直達”航線直通太平洋,向西,接絲綢之路,中歐班列(武漢)直達歐洲和中亞,湖北作為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交匯的重要節點,開放合作基礎厚實、條件優越、資源富集,將各種有利條件和因素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澎湃動力,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和美好前景。
志合是彌足珍貴的信心支撐。國際産能合作並非中國獨創,而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自然選擇。國際産能合作也不是哪一家的私事,而是志同道合者共商共建共享的事業。在國際産能合作的許多經典故事裏,有的地方遠隔千山萬水,但仍跋山涉水前去交往相見,是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同此一心讓大家走到一起。文化傳統可以有不同,社會制度可以有不同,發展模式也可以有不同,但共同的發展夢想蘊藏著豐富的利益匯合點和合作增長點,湖北在開放發展、合作共贏中書寫更多“成全了我”也“成就了你”的佳話美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業,路要去走才能開闢通途。”中部國際産能合作論壇不是“清談館”,而是“行動隊”,更為壯麗的發展圖景正待我們刻下走深走實的清晰足印——
創新護航開放,才能行穩致遠。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人類的創新成果多種多樣,只有那些遵循産業發展規律的創新成果,才能迅速轉化為生産力。中國推動的國際産能合作,不是國內産能的簡單水準式轉移,把湖北的産業創新融入到國際合作的潮流中,植根於世界大市場和全球産業鏈,緊緊抓住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合作的新方式、新路徑,才能讓開放的大樹常青,結出更多沉甸甸的果實。
精準推動合作,才能互利共贏。産能和産業合作,重在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湖北正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存量變革、增量崛起、變數突破”,推動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業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把産業合作植根于湖北自身的發展需求,融入當地的發展戰略,與世界各國、海內外各大企業,在高端製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方面開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合作,在高品質“走出去”和高水準“引進來”中進一步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必定會有更加動人的“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景象。
精細畫好“工筆畫”,才能歲物豐成。“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建設廣泛的發展夥伴關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求實、務實始終是中國同世界各國在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上前行的鮮明底色。只要我們聚焦“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優先領域、重大項目,充分發揮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通過直接投資、工程承包、裝備出口、研發合作等多種方式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全力推動合作項目落地見效,只要我們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市場保駕護航,為企業鋪路搭橋,創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精彩故事就會永遠未完待續。
邁入新時代的湖北,正在成為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窗口。讓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奮力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讓我們在文明相吸引、繁榮共分享的征程上篤定前行,不斷唱好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