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穿越歲月而來,歌聲沿著詩行而來。10月21日晚,2018“詩漫江城”武漢詩歌節音樂會在卓爾書店舉行,致敬詩歌,禮讚時代。
深情吟誦的15首經典名篇如同萬花筒,帶領人們徜徉在詩歌的聖殿,映照改革開放40年輝煌歷程;詩歌穿越在歌舞樂曲、音樂劇中,如同一盞盞美酒佳釀,奉獻給觀眾一場詩意縈繞的藝術盛宴。85歲的台灣詩人鄭愁予登臺深情吟誦一首《歸航曲》,帶給人們別樣感動。
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出席音樂會並致辭。他表示,武漢詩歌節讓詩歌走進公眾,已成為武漢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同時也是推動中國詩歌交流、創作與繁榮的重要窗口。他表示,詩歌是人類通向未來的精神通行證,將使明天充滿光明。
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在致辭中表示,因為歷次武漢詩歌節的多年堅守,將會讓人們記住今天的武漢,“若無詩歌,不願武漢”。
車延高、顏艾琳等海峽兩岸近百名知名詩人出席,百萬觀眾共賞詩歌魅力,共度一個充滿詩意的美妙夜晚。
一曲恢宏的《春天的故事》拉開晚會序幕。舒婷《初春》、 曾卓《懸崖邊的樹》 、顏艾琳《孩子磁場》、吉狄馬加《時間的入口》四首詩,或溫情婉轉、或沉鬱頓挫、或激情飛揚,詩意地回顧那些年我們跋涉的足跡,展示了時代夢幻般的風景。
隨後,《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我不想説》等5首老歌聯唱,熟悉的旋律喚醒了奮鬥者美好的回憶,帶給人們無限溫暖感動。
在優雅的弦樂四重奏中,劉醒龍《大別山第一奇峰賦》、閻志《祖國》與艾青《我愛這土地》三首詩相繼濃情演繹,淋漓致盡地抒發了對家鄉、對土地、對國家的熱愛。
85歲的鄭愁予先生溫暖慈祥,緩步登上舞臺,用飽經滄桑的聲音朗誦了自己的作品《歸航曲》。音樂響起、燈光傾瀉,老詩人風度依然,低低地吟唱——“飄泊得很久,我想歸去了,彷彿,我不再屬於這裡的一切,我要摘下久懸的桅燈,摘下航程裏最後的信號,我要歸去了……” 深情的朗誦中,寄予了多少遊子的心聲。這是愛的歸來,是詩歌精神的歸航。鐫刻著時代記憶的經典詩人,真情的吟誦令人動容,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在鄭愁予蹣跚的背影中,余光中的《鄉愁四韻》在寥寥音樂中從朗誦化為歌聲,淡淡的憂思,悵惘又明亮。
配樂組詩《沒有比書房更好的去處》《珞珈山的櫻花》描摹了城市的湖光山色和生活的美好。武漢方言民謠音樂人馮翔一曲吉他彈唱《黃鶴樓》,散發著濃郁的漢韻,以親情的咏懷錶達對城市文化的敬意。
時代浪潮滾滾向前,寫下繁榮興盛的新篇章。雙人舞《初心》以旋轉的舞姿、靈動的跳躍吟誦人生的艷麗。由武漢高校8位俊男美女帶來的《長江青年頌》新風撲面,盡顯武漢新青年意氣風發的青春姿採。
詩歌劇《求索》設計精巧,氣勢磅薄,通過展現不同時代青年人“上下而求索”的情景,跨越時空與屈原進行對話,向愛國主義致敬。(江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