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陽新蔡賢村:一波三折的養蠶路
湖北日報  2018-10-23 11:05:32

  金秋的一個上午,走進陽新王英鎮蔡賢村,好一派繁榮景象。桑園裏,一株株桑樹在秋風中搖曳;養蠶廠房裏,一個個雪白的蠶寶寶正“貪婪”地吃著桑葉;加工廠裏,一台台機器飛速運轉,一床床蠶絲被加工裝袋。

  蔡賢村地處幕阜山北麓,山清水秀,以前是集老區、庫區、窮區于一體的典型貧困村。村幹部蔡克偉説,2005年前,村裏沒啥産業,村民收入主要靠打工,蔡賢村全村人均年純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體負債28萬元。

  2005年底,蔡召成當選村支書,開始帶領村民探索致富路。他説,試過不少産業才走上種桑養蠶路,2017年産鮮繭11萬斤,2018年可達到12萬斤;2017年收入500多萬元,利潤逾40萬元。“別看現在發展勢頭好,也是經歷了不少波折呀!”

  黨員示範,試出致富路

  “發展過多少産業?養牛、養魚、種香芋……以前都試過,但都沒成功。”蔡召成説,零打碎敲,形不成産業鏈,賺不到錢。什麼産業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2008年,他帶著村民前往浙江湖州、桐鄉考察桑蠶養殖,回來後決定種桑養蠶。

  養蠶能賺錢嗎?村民們不信。“我和7名黨員每人騰出3畝地,先行先試。”第一年每家獲利5000元,看到能賺錢,村民開始跟著幹。

  2009年12月,蔡賢村成立桑蠶産業合作社,吸收村民入社,開始連片種桑、分戶養蠶。入社的村民在家自建蠶房、種桑養蠶,合作社為其提供桑苗,並對其建蠶房、養蠶進行技術指導。

  2011年,合作社種桑規模擴大到1300多畝,社員118戶。“大家看到了種桑養蠶致富的前景,積極性很高。”

  建加工廠,延伸産業鏈

  也是在2011年,蠶繭市場價格開始一路下滑。合作社養殖規模雖然擴大,但社員收益卻開始減少。“養蠶致富信心動搖,質疑聲四起,有村民不願再養蠶。”

  村兩委一班人開始探究原因。“蠶繭都由江浙一帶的老闆統一收購,價格比市場價要低不少。”蔡克偉説,再好的蠶繭,都賣不起高價。“如果不想辦法,剛開始的産業就要夭折了。”

  “必須延伸産業鏈,提高抗市場風險能力,重振村民種桑養蠶的信心!”2011年8月,合作社出資建起蠶繭加工廠,高於市場價收購社員的蠶繭,保護其種桑養蠶積極性。蠶繭被加工成絲,製成蠶絲被、蠶砂枕對外銷售,當年社員每股分紅75元。

  加工廠裏機器轟鳴,蔡召成指著雪白的蠶絲説:“當年合作社還註冊了‘仙島湖’商標生産蠶絲被。10斤蠶繭抽1斤蠶絲,1斤蠶絲賣330元,價格一直沒變過。”

  因生産的蠶絲被是100%純桑蠶絲,一經推出就被搶購一空。村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信心又回來了!

  做大做強,建工廠集中養蠶

  2013年前後,蔡賢村又出現村民陸續退出種桑養蠶的情況。

  原來,周邊8個村都實行連片種桑、分戶散養,但都失敗了。這對蔡賢村的影響非常大,不少社員紛紛退出,合作社到了生死關頭。

  40歲的熊早園是村裏的養蠶能手,在分戶散養時不斷遇到蠶死亡。她深有感觸地説:“雖然養殖已非常精細,但因資金有限,自建蠶房條件簡陋,難以達到要求,消毒不過關,溫度控制不到位,蠶容易出現大面積死亡。”蔡克偉説,養殖過程中還要不斷地分撿,將大蠶與小蠶分開養殖,否則會影響蠶繭的産量和品質。

  村兩委多次開會討論,決定合作社實行公司化管理,改變養殖模式,由分戶散養變為集中養蠶,由合作社出資按統一標準建養殖廠房,雇請社員專門負責養蠶、到加工廠務工、做桑樹基地的田間管理。

  當年,合作社購買大型通風設備,陸續建起5個集中養蠶分廠。合作社還定期邀請專家授課,提高養殖技術。

  “現在加入合作社的人越來越多,有319戶村民以土地、資金入股,種桑樹3000多畝,明年計劃將桑樹規模擴大到5000畝。”對未來發展,蔡召成信心滿滿。他説,村裏籌資300多萬元修通了7公里産業公路,合作社投資200多萬元建起産業大樓,就是要把桑蠶産業做大做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志剛 通訊員 蔡克智 程應平)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