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駛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安家村的甘蔗變“甜”了
湖北日報  2018-11-27 11:08:59

  連日來,仙桃市楊林尾鎮安家村一片繁忙景象,村民正抓緊時間搶收最後一批甘蔗。一輛輛來來往往的“甘蔗車”,給田間地頭增添了無限生機。

  鬆軟濕滑的田壟上,風吹得讓人難睜眼。1組村民肖愛群在拖拉機後,躬著腰,麻利地捆紮甘蔗,腰間百根紅繩迎風飛舞。“這幾日,蔗商來田裏收購甘蔗,2萬元定金已提前打到我家賬上哩。”肖愛群忙得頭也不抬。

  安家村,位於小鎮東南角,過去村集體經濟薄弱,幾乎沒有經濟來源。全村有貧困戶23戶76人,是一個缺錢少糧的貧困村,肖愛群也曾是貧困戶中的一員。“剛進村的時候,看著成片的甘蔗滯銷,十分痛心。”談起村裏的情況,仙桃市水務局駐村工作隊隊長嚴晗不禁感慨。村支書劉飛説,村裏離仙桃城區有50公里,過去道路不通,信息不暢,蔗農們沒有銷售渠道,甘蔗收成再高,品質再好,沒有人下來收購也只能爛在地裏。

  2015年10月,仙桃市水務局扶貧工作隊進駐。經過3個月的實地考察和反復研究,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決定:做大甘蔗産業,擴大種植面積,抱團發展。

  脫貧思路一經公佈,不少村民議論紛紛:“大夥兒種了幾十年的甘蔗,年年滯銷,年年虧損,擴大面積種植甘蔗?不切實際!”“説得再好聽,不如幹給大夥兒看,用行動來證明!”成立合作社,派專人跑銷售,利用各種朋友圈拉客戶……駐村隊員和村幹部們使出渾身解數為甘蔗“吆喝”。“路不通,怎麼引來客商?搞好基礎設施是當務之急!”扶貧工作隊籌集各方資金,硬化産業道路,疏通和整修水利設施,開挖灌溉渠道。

  2016年,在扶貧工作隊幫助下,安家村成立了順隆甘蔗種植合作社,將村裏不適合種植水稻和棉花的耕地流轉出來,採取“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成片發展甘蔗産業項目。合作社負責技術指導和行銷,與農戶簽訂長期合同。目前,全村有五成的貧困戶參與種植,全村甘蔗種植面積達到700畝。“一畝可收穫甘蔗約4300根,10根一打捆,每捆約28元。”劉飛告訴記者,甘蔗畝産值約1.2萬元。“俺村甘蔗俏的很呀,價格年年漲。武漢、湖南的客商已經預訂了村裏近七成的甘蔗!”看著地窖裏堆滿待運的甘蔗,村幹部彭良玉一臉欣喜説。經過三年的努力,如今的安家村,靠著一根根甘蔗,讓當地村民駛上脫貧致富快車道。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了4000元,全部甩掉了窮帽子。“小小甘蔗直又長,一節更比一節甜。”坐在滿載甘蔗的拖運車上,已經脫貧的彭貴香父子情不自禁地編起了順口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孟靜 通訊員 蔡玲)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