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通車運營,廣西東蘭、巴馬、鳳山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告罄。河池至百色的車程將由原來的4小時縮短為2.5小時,南寧至巴馬的車程將由4.5小時縮短為3.5小時,廣西的大西環貫通。
該項目是慶祝廣西自治區成立60週年公益性項目,起于河池金城江區拔貢鎮北香村,止于百色市右江區那務村,是一條連接河池和百色兩個革命老區的高速公路。主線長179.2公里,雙向四車道,路基寬度24.5米,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概算總投資173.53億元,于2014年9月開工建設。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參建路基8標全長13.182公里,沿線主要途經河池市巴馬縣,包含橋梁9座,涵洞通道54個。
“在這條高速線上,串聯起了當地很多旅遊資源,有巴馬長壽村、盤陽河風景區、紅水河流域國家生態旅遊基地……”二航局河百項目書記丁青明介紹,在建設服務區時,特別增設汽車旅館,集住宿、餐飲、休閒及商務于一體,方便更多的人領略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觀、探索長壽密碼、追尋紅色歷史遺跡等,對促進桂西革命老區扶貧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條高速公路被譽為“廣西最美高速”。二航局項目部首次引進市政綠化手段,對坐落在巴馬服務區的石頭山進行了“美容”。披上了靚麗“綠衣”的石頭山、邊坡、隔離帶融入周邊的青山綠水,十分契合。在河百高速上行駛,就如同在綠色裏穿行,眼見之處皆是群山吐翠、流水彎碧。
在野生動物保護區段公路下方,項目部還特別建設涵洞,作為動物通道,方便猴子等自由通行。人在路上行,動物在路下走,真是一幅動人的情景。
由於山區長大陡坡路段多,重載車輛多,二航建設者研發超強抗車轍和抗水損害能力的高粘彈性瀝青混合料,延展性和彈性更佳,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其性能遠遠好于國産的同類産品。同時,還形成了適用於重載交通作用下河百高速長大陡坡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指南,為提升我國山區公路建設品質提供了樣本。(湖北日報記者廖志慧、通訊員任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