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與同事們在漢口火車站,將甘先生轉移到擔架上,緊急送往醫院 記者劉晨瑋 攝
2019年,是武漢市急救中心姑嫂樹路站急救醫生王巍在崗位上過年的第13個年頭。七天春節長假,他需要“白+黑”24小時連軸轉。奔波與疲憊,是急救醫生們的春節關鍵詞。
2月9日10時45分,正在值班的王巍接到120齣車任務,住在長港路的一老年男性在家中摔倒。僅僅4分鐘,急救車趕到事發小區,王巍三步並作兩步,一路小跑來到居民家時,患者正靠在沙發上。王巍一邊測量血壓,一邊詢問家屬相關病史,得知患者有嚴重糖尿病後,又為他測量血糖,並要求患者伸出舌頭,發現患者無法做到,交流時吐詞不清且嘴角歪斜,初步懷疑為中風,王巍與護士蔡金軍一起,迅速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如果發生心跳驟停等意外,這樣就可以方便隨時用藥及搶救”。患者被抬上急救車,醫護人員為他進行吸氧處理,並通過心電監護儀一路監測數據。途中,王巍一直與患者保持簡單的言語交流,以確保其意識清晰。
抵達醫院急診室後,王巍將患者情況和相關處理轉告醫生才離開,回到急救站,蔡金軍則忙著處理使用過的耗材並重新補充。
坐下不到10分鐘,電話再度響起,一位從重慶搭乘動車返漢的旅客王女士在火車上撥打120求救,其丈夫甘先生連續數日心率高達190/分鐘,幾乎已無法自如步行,想著回到家鄉看病便於照顧,他們搭乘動車趕回武漢,列車將於12時06分到站。
“走,趕緊!”此時,武漢市區道路還算通暢。在漢口火車站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醫護人員從緊急通道來到站臺等候,甘先生一下火車,便被轉移到擔架上。送醫路上,王巍緊緊盯著儀器,數據顯示患者心率仍在190/分鐘上下徘徊,“別急,信息和數據都已經同步傳到醫院”,他細心地安撫面色焦慮的家屬,救護車一路鳴笛,將患者平安送到醫院。
回到急救站已是下午1時。王巍與同事們拿出工作餐——自加熱米飯,在發熱包的作用下,這樣一份回鍋肉米飯已讓他們滿足。王巍告訴記者,過去,速食麵、滷蛋就是年夜飯,如今,除了自加熱米飯,站裏還備有瓜子、糖果,他笑著説:“已經很滿意了。”
從9日9時到10日9時的24小時值班中,王巍共出車14次。記者在站點工作記錄發現,5日上午9時至6日上午9時的全天值班中,王巍出車次數也達到13次,每逢值班,王巍的行走步數每日近兩萬步。“春節期間親友聚會多,需急救的患者數量不少。” 王巍説,值班期間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累了會趴在電話旁的桌子上打個盹。急診患者病情大多緊急,有時,遇到家屬情緒不穩定甚至失控,作為有經驗的急救醫生,最重要的是通過及時處理和安撫去給予家屬信心。
急救醫生沒有節假日,自2006年進入急救中心工作以來,王巍與所有一線急救醫生一樣,春節值班已是常態,對於“年”的概念也越來越淡。王巍記得,有好幾年的除夕夜,他都是在值班中度過,“選擇這個職業,就意味著放棄與家人團聚,我們最希望看見的是生命能被及時搶救,那就是最好的團圓”。(武漢晚報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羅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