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漢四大醫院去年接診外籍人士近5000人次
長江日報  2019-02-25 10:38:46

  原標題:國際患者打“飛的”來就診 美國小夥點讚醫生醫術高超 武漢四大醫院去年接診外籍人士近5000人次

武漢四大醫院去年接診外籍人士近5000人次

同濟醫院龔建平教授團隊在羅馬表演基於 “膜解剖”和“亞微解剖”理論的腹腔鏡右半結腸根治性切除術(D3+CME)     圖片均由院方提供

  開欄的話

  4月8日至10日,首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將在武漢舉辦。“辦好博覽會,興起大産業”,大健康産業作為朝陽産業、幸福産業,前景廣闊。武漢生物醫藥等産業基礎雄厚,醫療資源力量位居全國前列,區位交通及配套産業優勢明顯,發展大健康産業正當其時、大有可為。今起,長江日報推出“大健康産業看武漢”專欄,迎接健博會,助推武漢大健康産業發展。

  1月30日,中國農曆春節前夕,武漢同濟醫院血液內科周劍峰教授團隊給迪拜白血病女孩麥吉帶來了最好的“新年禮物”:她的癌細胞繼續保持消失,很可能已經戰勝了白血病。

  近年來,像麥吉這樣打“飛的”來武漢就診的國際患者,或在武漢工作就地診療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同濟、協和、省人民、中南等四家省部屬醫院所接診的外籍人士遍佈五大洲,年接診量近5000人次。其中,僅同濟、協和兩家醫院年接診量就分別達2000人次,急診、呼吸內科、胃腸外科以及口腔科最為走俏。

  2012年,武漢同濟醫院通過德國KTO品質認證(歐洲認可度最高的醫療品質認證),成為亞洲首家通過此認證的醫院;同年,武漢協和醫院開設西院國際門診,聘請國外全科醫生坐診;因成效明顯,2015年,武漢協和醫院本部開設國際門診部。從此,武漢的醫療資源輻射半徑從中部地區、國內開始擴展到全球。

武漢四大醫院去年接診外籍人士近5000人次

同濟醫院血液內科周劍峰教授團隊為迪拜白血病女孩治療

  在漢“重生”的迪拜女孩帶來病友資料

  3年前,迪拜白血病女孩麥吉開始在同濟醫院血液內科接受治療。“她接受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病情獲得了完全緩解。”

  周劍峰介紹,在來武漢前,麥吉在迪拜、菲律賓、印度、新加坡經歷了反復多次的化療、骨髓移植及分子靶向治療均取得短暫緩解,但最終都復發。

  得知麥吉在武漢的治療結果,她的迪拜醫生非常驚訝,並委託麥吉帶來一個17歲白血病男孩的資料,希望他也能在武漢重獲新生。

  2018年12月,武漢協和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陶凱雄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69歲荷蘭籍男子迪克(化名)進行腹腔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術後第6天,迪克便出院了。

  迪克腰椎手術時意外發現得了腫瘤,原本打算要回國治療,以陶凱雄教授為首的MDT醫療團隊結合他的病情,決定採取微創手術加術後快速康復的策略,該方案得到迪克在荷蘭行醫多年的大女兒所在醫院及相關專家的一致認同。於是,迪克決定留在武漢手術。

  最終,陶凱雄教授團隊在腹腔鏡下,通過打4個小孔完整地切除了迪克的腫瘤,術中出血量極少。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趙剡,擔任法國領事館的醫療顧問。他説,如今武漢無論從醫療技術、設備還是藥品,都與發達國家不相上下。過去在武漢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生病了要麼回國治療,要麼去北京、上海等地就醫。因此,2007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首開國際轉運“空中通道”,陸續完成中國至美國、法國、日本等10多次國際轉運。不過,這幾年“空中通道”很少啟用,武漢醫療技術已比肩歐美,外籍人士無需遠跨重洋,就醫需求在本地即可得到滿足。

  “同等醫療技術水準的條件下,武漢就診時間和總費用較國外相比均存在優勢,這也是武漢能留住外籍人士的重要原因。”協和醫院國際門診部相關負責人分析。協和醫院開設國際門診後,以專科服務為主,囊括了全部門診的40余個專科。

武漢四大醫院去年接診外籍人士近5000人次

法國醫生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參加湖北急救技能競賽

  醫療服務接軌國際改善就醫體驗

  由於國情不同,國際患者的就醫體驗期待值也不一樣。即使醫療技術比肩國際,如果醫療服務跟不上,仍然很難留住外籍患者。

  為了提高外籍患者的就醫體驗,協和醫院國際門診部實行了電話預約制,根據患者病情和需求及醫生安排實施雙方約定醫生接診模式,以“一患一醫一護”獨立接待為單位,走綠色通道提供國際醫療服務。

  中南醫院則做到了常態化、系統化、全覆蓋的保險對接。患者入院後,只需保險公司向醫院提供一份保單,醫院便可參照保單金額制定治療方案,患者病癒出院無需支付任何費用,由醫院直接與保險公司結算。

  不僅如此,中南醫院還建立起了國內第一家法國模式的急救中心,實現了“病人不動,醫生動”的服務流程,改變了中國急救的傳統模式。

  “法國模式代表了院前急救更為先進的方向。”趙剡介紹,法國模式突出一個“救”字,強調救治傷、病員以院前為主,每一輛派出去的救護車就是一個流動的ICU,車上配有經驗豐富的醫師和齊全的檢查、救護設備及藥品。如今,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包括CT、核磁共振在內的所有儀器設備都單獨配備,患者所有檢查項目都可在急救中心完成,避免了送去檢查科室路上的風險。

  科研和手術創新成果源源走出國門

  2月18日,《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階段性成果發佈會在同濟醫院舉行。該共識的撰寫人、同濟醫院心內科主任汪道文教授在會上透露,去年12月,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權威雜誌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線發表該共識的英文版,今年團隊將攜英文版應邀到德國、美國、加拿大推廣。這意味著這套行之有效的暴發性心肌炎中國診療方案將走出國門,惠及全世界。

  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極其凶險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國際數據顯示,暴發性心肌炎病死率在70%以上,在《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出爐之前,全世界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案。

  2014年起,汪道文教授團隊瞄準暴發性心肌炎,開始臨床研究治療。基於臨床實踐,汪道文總結出的“以生命支持為依託的綜合救治方案”,可將暴發性心肌炎救治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震驚國內外。

  2018年5月,第四屆歐亞結直腸癌峰會暨第九屆俄羅斯結直腸癌國際大會在莫斯科舉行。應大會邀請,同濟醫院龔建平教授帶領的胃腸微創團隊完美演示了他基於“膜解剖”和“亞微解剖”理念下的“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D3+CME),表演技驚四座。大會主席色科夫教授評價:“您的團隊華麗而震撼的手術表演,太完美了!我要強調的是,這是第一次,但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同年,武漢同濟醫院肝臟外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孝平,作為美國外科協會資深榮譽會員,出席美國外科協會第138屆年會。這項學術榮譽每年僅授予全世界有突出成就的外科專家,其中外國專家僅3至4位。(長江日報記者王愷凝 武葉 通訊員李韻熙 聶聞文 高翔)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