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谷生物城新藥研發“百舸爭流” 一批新藥進入臨床試驗
長江日報  2019-03-04 10:20:54

光谷生物城新藥研發“百舸爭流” 一批新藥進入臨床試驗 

人福醫藥集團研究人員正在做實驗    通訊員王磊 攝

  1996年11月19日,長江日報記者采寫報道《牛黃體外培育在漢獲得成功》,這是湖北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研製的第一個國家一類新藥。

  2018年底,來自中國光谷生物城的最新數據:近400個新藥在研,26個重磅一類新藥進入臨床試驗。

  22年滄海桑田。作為兩組數據的見證人,長江日報記者尤為感奮。

  光谷生物城新藥研發百舸爭流的迅猛態勢是如何形成的?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在光谷生物城探訪了幾家藥企,試圖通過“解剖麻雀”尋找答案。

  中源協和:這裡的土壤適合企業生長

  中源協和是一家總部在天津的上市公司,是國家幹細胞工程産品産業化基地,也是迄今為止滬深兩市唯一一家以細胞治療相關研發及産業化為主的主板企業,2017年將除天津之外最重要的華中區域性細胞製備中心(中源協和華中總部)落戶在光谷生物城,2018年開始正式運營。

  談及落戶武漢的原因,光谷中源協和年輕的CEO姚惟琦説,湖北是醫療資源大省,武漢九省通衢,光谷生物城在中國、在國際上地位都非常高,所以想把這裡作為産業的第二總部,把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的研發、産業化和新藥申報的全部程式都挪到武漢來。

  企業剛進來時,得到了東湖高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廠房選址、政策的傾斜,特別是資源上的嫁接,所有的申報流程都有綠色通道,節省了寶貴的研發時間。

  姚惟琦覺得東湖高新區的最大特點就是服務意識非常強,政府工作人員更多地為企業考慮,遇到很多事,只要到生物辦去問一下,他們總會為我們找到解決辦法的。從藥品的研發、生産、申報、臨床應用一系列流程的各個管理部門,都讓企業體會到了家的溫暖。“這裡的土壤非常適合企業生長。湖北省內實力雄厚的大型三甲醫院數量眾多、創新能力強、研發思路開闊,是從天津過來最吸引我們的地方。”

  漢密頓生物:這裡的集群效應讓企業受益

  武漢漢密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做幹細胞新藥,目前公司正在研發的項目有:用於治療亞急性期腦梗塞的幹細胞藥物,用於治療卵巢早衰的幹細胞藥物,用於治療骨關節炎的幹細胞藥物,及用於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幹細胞藥物。

  公司創始人武棟成曾在香港科技大學、加拿大McMaster(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從事細胞治療相關研究10餘年,2009年帶著專利技術回國。武棟成看中的是生物城的集群效應。

  武棟成注意到,生物城聚集了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各行業都有,政府配套也好。作為新藥研發企業,不可能自己做所有事,還需要別人幫忙分擔,生物城的優勢是有共享研發平臺、有各種配套設施與機構、有聚集效應。

  武漢國家生物産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錢德平介紹,生物城除了要給創業者提供很好的發展空間,還著重建設了許多平臺和比較完備的協作體系,包括新藥研發聯盟、生物研究院、省市藥監部門直接入駐等,打通新藥研發鏈條,承擔研發中間諸多環節,如研究測序、蛋白分析、臨床樣品製備等,降低研發成本,節省研發時間。

  這些平臺和聚集效應,讓武棟成們受益匪淺。

  人福醫藥:這裡的人才政策讓産業化加速

  在光谷進入臨床試驗的26個一類新藥中,龍頭企業人福醫藥集團就佔了6個。事實上,該公司目前有近10個一類新藥處於臨床階段,公司正在推進的研發項目超過200個,2018年獲得了13個美國ANDA文號,位居全國第一。該公司有一個是全球首創的一類新藥——重組質粒肝細胞生長因子注射液(PUDK-HGF),是一個基因治療藥物,該産品能有效促進血管生成,主要用於肢體動脈閉塞症、肢體靜息痛和缺血性潰瘍等嚴重血管疾病。從Ⅱ期臨床看,該産品療效令人振奮,可避免脈管炎患者截肢。

  該産品原創是人福醫藥首席科學家吳祖澤院士。2010年,人福醫藥將吳院士項目引進到武漢,通過多年攻關,將一個實驗室成果變成了可以工業化生産的産品。目前圓滿完成了Ⅱ期臨床,已獲批開展Ⅲ期臨床試驗。該成果在2017年跟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重大成果一起名列“2017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企業的發展與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人福醫藥集團醫藥研究院院長沈潔深有感觸地説,公司是光谷政策創新的受益者,如“3551光谷人才計劃”、支持生物醫藥創新的“黃金十條”,給企業很多幫助。公司有兩個通過FDA的國際化工廠,主要技術人才都是通過“3551光谷人才計劃”從美國引進的,公司通過該計劃共引進人才近30人,政府每人獎勵100萬元。(長江日報記者陳志遠 田巧萍 通訊員崔翠 王磊)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