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胡禮國 通訊員 劉培 周雯):4月1日起,《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正式實施。該規定提出,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家長陪餐制度。而在武漢市江岸區,學校領導陪餐是延續多年的“慣例”,不僅是“校長陪餐”,有的學校還成立了家長膳食委員會,不定期邀請家長來學校參觀,和學生一起吃飯,給食堂提意見,共同監督守護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
校長陪餐制度常態化 增強領導責任心
“什麼菜最受你們歡迎?”“對菜品有什麼意見?”4月10日,在江岸區鄱陽街小學食堂裏,6個學生代表和該校校長紀紅坐在一起共進午餐,邊吃邊聊,紀紅時不時詢問孩子們飯菜是否可口並邀請孩子們給食堂提意見。
“事實上,從學校90年代開始有食堂時,我們都和學生吃一樣的飯菜。”紀紅説,師生午餐吃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對學生負責任的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從意識上會更加重視食品的安全和營養。
新規實施前,該校曾不定期地舉行過“與校長共進午餐”的活動。“學生參與熱情都很高,還給我們提了不少意見,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紀紅介紹。
家長代表也來陪餐 現場督促孩子吃得更放心
當天中午和學生一起吃飯的,還有兩位家長代表。603班的家長劉群中午開飯前就早早地到了食堂,對倉庫、備餐、製作、配餐等環節全程拍照監督。吃完飯後,劉群認真地在意見薄上寫下了意見。
“挑剔”的家長也推動食堂的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從菜品品質到打飯時間,食堂的每一項細微的改變都被家長們看在了眼裏。
其實,中小學校長與學生共同用餐,在武漢市部分學校已經推行多年。江岸區在食堂管理方面不僅僅推行陪餐制度,漢鐵初級中學還開發了“雲食堂”管理模式,為校園食品安全提供了互聯網式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