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遠安“地質+文化”蹚出扶貧新路
湖北日報  2019-07-10 18:12:37

  原標題:“石頭”引來“金鳳凰”——遠安“地質+文化”蹚出扶貧新路

  “小李,你幫我看看,這是不是化石?”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跟著李姜麗一走進位於宜昌市遠安縣河口鄉落星村的名家塢·喵喵谷景區,在此工作的村民張世全就拿著塊灰色的石塊,面露喜色地走過來。

  落星村,擁有珍貴的地質遺跡資源,世界獨一無二的2.47億年前的湖北鱷類化石、地球歷史上最早的魚龍類與鰭龍類化石都是在這裡發現的。

  “自從我們在這兒研究化石,附近的村民也開始對化石感興趣,不少都成了化石愛好者。”作為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遠安項目負責人,李姜麗已經在這裡呆了5年。

  沿著景區一段稍顯隱蔽的石板小路步行,眼前忽然一片開闊:一棟棟用灰石塊壘成的石屋映入眼簾。“你看,這些花紋就是化石!”在落星村張家灣古生物化石原位保護館旁邊的石屋外,李姜麗用手指著石塊上不起眼的凸起物,“以前村民們對化石不了解,很多珍貴的化石都用來壘房子了。”

  2014年1月,在湖北省地科院的技術支持下,遠安縣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産地”。同年6月,我國首個村級化石保護站——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産地落星村保護站建成。

  “單純靠村民自覺保護化石並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在保護中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加強保護’。”湖北省地科院地質遺跡中心副主任趙璧説。

  於是,項目組展開了行動:除了在落星村建立化石原位保護館、化石村級保護站集中展示化石文化、地質科學和民俗文化,還幫助該村打造“中國化石第一村”品牌,建設化石研學旅遊路線,扶持當地村民開辦民宿,帶動鄉村發展、村民增收。

  如今,以前用來壘房子的灰石塊已經成為這裡的一塊金字招牌。

  2016年,“中國化石第一村”的名號吸引來了浙江的投資商。“這裡有著古老而珍貴的化石群,還有17棟原始石屋,是非常好的旅遊資源。”景區相關負責人付煒煒介紹,2019年5月1日景區試營業,4天假期來了近兩萬遊客。

  灰石塊引來的“金鳳凰”,也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曾靈秀是村裏最早一批開辦農家樂的村民。2017年9月,看到景區開工建設,在外地打工的她回到家鄉整修房子,開起了農家樂。“生意不錯,五一期間大概有20桌左右的客人。2018年景區還未營業,我家的純利潤就超過了5萬元。”

  落星村支部書記閆曉琳介紹,落星村現有農戶423戶1113人,屬於遠安北部的較貧困山村。據2014年建檔立卡統計,全村有90個貧困戶、213名貧困人口。以前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畜牧以及外出打工。如今,不少村民都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當地農家樂從零增長至12家。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該村共接待過路遊客3萬多人,當地土雞蛋、香菇、臘肉等特色農産品外銷量也因此大幅提升。2018年8月,全村人均年收入增長超過4600元,實現整村脫貧。

  脫貧並不是終點,振興才是王道。2018年11月,湖北省地質局與遠安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著手推動遠安重要古生物化石發掘研究、遠安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全縣地質旅遊資源調查等工作。湖北省地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推動遠安古生物化石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擦亮遠安化石文化名片,實現“地質+文化”融合開發,助力遠安打好脫貧攻堅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張宏福)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