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位在漢見證疫情的外國人: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
長江日報  2020-09-10 13:14:59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併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命運與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性挑戰”……對於這些話語,多位在武漢見證整個疫情的外國人感觸特別深。接受採訪時,他們表達了對英雄的武漢人民的誠摯敬意,並認為人類命運本就休戚與共,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全世界學習。

  ■ 很自豪成為英雄之城的一員

多位在漢見證疫情的外國人: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_fororder_01

劉意龍在武漢乘坐地鐵。

  疫情期間,來自意大利的洛倫佐·馬斯特洛多與家人一起留在武漢。

  他説:“中國人都在傾其所有幫助他人,這是我第二次看到中國人竭盡全力互相幫助,而上一次是在2008年5月的四川地震後。”

  洛倫佐·馬斯特洛多來自意大利維琴察,中文名叫劉意龍。從2006年起,他負責一家意大利企業的銷售業務,一直在武漢生活,還娶了一位武漢妻子。

  在他看來,為了這座城市以及全世界的健康安全,所有人都待在家裏,是在身體力行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很自豪,能成為這座英雄之城中的一員,我也一直向諸多采訪過我的外國記者不斷稱讚武漢所付出的所有努力。”

  劉意龍曾看到許多年輕人自發參加志願者活動。無數普通人,比如警察、醫生、社區幹部、商店店員等都在堅守崗位,並竭盡所能為其他人提供幫助。

  疫情暴發初期,劉意龍也曾為武漢揪心。現在他看到,武漢康復了。“我們生活在一座真正的‘自由之城’裏。這也給了我一些啟示和感悟,當人們共同努力實現目標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他們。”

  ■ 對“生命至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同

  約翰·瓦列留斯是一名已經在武漢生活11年的美國教師。

  作為武漢疫情的見證者,他清楚地知道這一切美好背後凝聚著多少人無私的付出,也切身感受到中國從上到下動員、共同抗疫的重要性。

  約翰·瓦列留斯回憶説,疫情暴發期間,他所在的社區每天都會進行多次徹底清潔。政府為了保障居民安全,要求大家待在家裏,減少外出聚會,大家也會積極配合。“這些方案措施真的對抗擊疫情至關重要。我也很感動,社區為我們提供食品,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從社區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身上,約翰感受到了不畏艱險、頑強不屈的精神。“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社區的人在這段時間一直互幫互助。不論與外界接觸多麼危險,社區的居民們都組成志願小組,為大家服務奉獻,這真的令我感動。”約翰·瓦列留斯説。

  這次疫情也讓約翰對於“生命至上”這一理唸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同。“我認為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中國政府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免費治療,這一措施值得世界學習。”約翰·瓦列留斯説。

  ■ 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

  杜和曼來自巴基斯坦,他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科學專業博士在讀生。

  他介紹,疫情期間一直呆在學校,學校和老師不斷地給他們提供幫助。“老師給我們水和食物,我們住在宿舍裏很安全。”後來,他所在的“鋼鐵俠”志願隊也開始做留學生日常生活保障工作,為留學生送飯、送菜送物資。

  “當疫情在巴基斯坦蔓延時,非常感謝中國政府給我們國家援助醫療設備,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他説。

  ■ 注重防護值得全世界學習

  來自英國的約翰·柯字順,現是武昌一所小學的一名英語老師,他來中國4年了,疫情期間一直待在武漢。

  談及對武漢戰疫的印象,他最直觀的感受是武漢人很團結。“社區有人在組織團購,政府也組織了線上診療,身邊的人都在互相幫助。”約翰·柯字順告訴記者,起初自己有點害怕,但看到大家團結一心,自己也就沒那麼緊張,“這就是我理解的命運與共。”

  約翰·柯字順剛來中國時,一句中文也不會。他介紹,“本想工作一年就回英國,但來到中國發現這裡經濟形勢很好,我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吃飯、交通都很方便,到現在已經沒有了回國的打算”。

  在他眼中,武漢人朝氣蓬勃,武漢這座城市也很有活力。“武漢人都很自覺,疫情期間一直都佩戴口罩。”約翰·柯字順認為,注重防護非常重要,這一點值得全世界學習。

  ■ 感謝武漢人為世界作出的貢獻

多位在漢見證疫情的外國人: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

希臘人孔明在小米武漢總部工作。記者徐佳 攝

  2020年是希臘人孔明在中國的第6年,如今他是小米武漢總部的産品經理,疫情期間他也待在武漢。

  “平時工作比較忙,疫情期間,我就當作休息了。”孔明告訴記者,疫情並沒有對他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我相信武漢人的能力。”

  在孔明心裏,現在的武漢算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了。他認為,人類的命運是休戚與共的,“環境保護是這樣,經濟發展也是這樣,抗擊疫情更是這樣”。他説自己從小就喜歡中文,更喜歡中國文化。他認為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世界是一個緊密聯繫的整體,抗擊疫情需要大家攜起手來。“非常感謝武漢人為世界作出的貢獻,讓我有平穩安定的環境,在武漢實現自己的夢想。”他説。(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 范婷婷 潘茜 徐佳 實習生 劉靜萱)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