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醫生用3個比喻解釋手術打消患者顧慮
2018-03-05 16:55:02  |  來源:東北網  |  編輯:呂岩

  剛年過半百就遭遇聽力下降的困擾,左耳甚至連打電話都聽不清,害怕留疤的董女士面對醫生手術的建議一拖再拖。武漢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沛用3個形象比喻,徹底打消了她的顧慮。昨天,聽力恢復正常的董女士出了院,完全看不出做過手術。

  52歲的董女士近年來感覺左耳聽力明顯下降。經檢查,是傳音結構發生故障,聽力下降了40分貝,需要做手術。因為害怕留疤,董女士一直拖著不肯手術,年前董女士的左耳幾乎聽不見了。趁著春節回漢過年,她找到了武漢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沛。檢查顯示:負責聲音傳遞的3塊聽小骨被一團肉芽死死包裹著,嚴重影響了聽骨鏈的傳音。

  了解到董女士的顧慮,陳沛告訴她,聽小骨出了問題就好比發電機傳動軸故障,必須將傳動軸修復才能恢復發電。把肉芽清除乾淨後,換掉壞死的聽小骨,否則長期受細菌毒素的侵擾,聽力會繼續下降甚至全聾。

  陳沛用“鑽墻打洞”和“登堂入室”解釋了手術方式的區別。他告訴董女士,中耳的鼓室和乳突好比一室一廳,中間“連廊”就是鼓竇,客廳大門是鼓膜,將咽鼓管與鼻子相通。以前的手術是繞遠路,在耳朵後方“鑽墻打洞”進臥室,穿過連廊再到客廳;現在的手術則是抄近道,直接穿過耳道“走廊”,從鼓膜這道大門“登堂入室”進入客廳,用耳道鏡從容地打掃客廳的各個角落的病變,並根據情況“裝修”修復。

  陳沛接著用“打怪獸晉級”告訴她手術特點。他説,耳內鏡手術要求醫生單手操作,好比遊戲晉級需“單手打怪獸”,對醫生要求更高,最大的好處是不開刀、不剃頭、不留疤。